陈清泉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发挥各自优势 错位发展
2018-06-22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文/金羊网记者谭铮
图/谭铮
图说:陈清泉院士接受采访
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合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及院士咨询会作为2018年创交会的一项重要议程于6月22日下午在东方宾馆举行。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科技水平提高,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月2015年签署了《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商定每年召开一次合作委员会工作会议。
借助此次创交会和合作委员会期间众多院士聚集在广州的契机,广州市领导与来穗参加活动的院士举行院士座谈会。在主题为“共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共赢发展”的咨询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孙玉、方滨兴等十多位院士相继发言,共同探讨如何推进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香港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学工程院院士、电动车专家陈清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要理清楚香港和内地有分别有哪些优势,如何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做一个契机,切切实实把它规划好。香港与内地的互补性在哪里?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对接机制是应该要去思考的。“我认为下一步从香港来说,第一要加强科技的投入。特首林郑月娥已经公布了香港会成倍增加科技投入,投入加强以后就要健全机制。”陈清泉院士强调,这项负责制定长期规划的有关部门应当跟内地有关部门能长期对接,增强香港孵化器跟加速器的力度,跟粤港澳大湾区的需求能够对接。他表示,香港缺乏对科技的投入,现在香港的科技投入才是0.7%。当前香港对科技的需求并不强烈,香港很多的公司靠买技术来进行。从而导致香港的大学技术不能马上变成一个商品,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是要有转化的机制,香港目前缺乏这个转化的机制。
陈清泉院士在采访中还提到,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做起来,就要把“9+2”真正的连城一片,这些城市必须联动起来,不能各自为政。他提出,希望利用粤港澳这个契机,让九个城市跟香港澳门能够对接好,各发挥优势。九个城市之间不要低级重复,而是有所错位发展,各发挥优势,能够共享资源、互通互认。
今年5月14日,在港院士对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他们的来信上作出重要指示反响热烈。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提出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院士们在信中反映的国家科研项目经费过境香港使用等问题也已得到解决。在港院士表示,将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发展大潮,为国家和香港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陈清泉院士是这封联名信的发起人。他说,在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但内地和香港的科技交流合作还有一些障碍,例如科研经费不能过境等。因此,他联络其他23名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习近平主席写信,表达了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并反映了问题。
习近平主席对信件做出批示,并对香港科技工作者的贡献给予肯定,同时也提出希望,并责成中央有关部门给予落实,这令香港科技界十分鼓舞!陈清泉院士说:“这个指示的鼓舞不仅在于资金过河,更主要的是精神的力量,使得香港全体同胞、香港科学家感觉到祖国的温暖,他说了内地和香港的交流是一家人,从精神上鼓舞了香港科学家的主人翁的感觉,我们可以参与国家的建设。并且以后香港科学家可以自己申报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