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献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在广州南沙建立人才飞地
2021-12-1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上,多名院士、专家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献计献策,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发展和建设。
杜如虚:广东应以经济体量支撑大科学做上去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长期从事制造工程及精密工程领域研究,他认为,作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广东要在重大科技问题研究上担当引领角色。目前广东大力引进科学家,引进大型国家实验室,利用经济体量支撑大科学做上去,从而引领世界。
未来广州如何把握大湾区创新发展机遇,续写辉煌篇章?杜如虚认为从企业的角度看必须勤练内功,在产品、技术上精益求精,打造自有品牌;政府则要扮演助推的角色,要因势利导,让企业有不断的发展空间,希望大湾区能产生更多创新企业。
同时,杜如虚认为,教育对科技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加强教育方面,未来还需做出更多努力。近年来国家已经做了很多改革,这将构建“育人”新高。“我希望教育能够加强,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希望广州市政府、有识之士能在这上面作出更多努力。”
张长生:未来聚焦岛礁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张长生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将聚焦岛礁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发展和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张长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强区,也是科技和人才的龙头带动区。大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人才汇聚高地。他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大湾区对国内和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未来科研院所在致力于为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将提升自己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能力,特别是吸引国际人才的能力,为更有效促进大湾区的国际化、促进大湾区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60多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科学院部署在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拓展研究新空间,立足岛礁,深耕南海,跨越深蓝,聚焦岛礁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发展和建设。”
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汇聚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集聚了国内顶尖科技创新人才,包括国际人才。“正是这些平台的支撑作用,和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不断推动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迈上更高的台阶。”
王辉耀:建议建立大湾区高校人才联盟
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委员王辉耀表示,大湾区有人才优势,广深港澳有很多大学,其中港科大在广州南沙新建学校,这是新的突破。未来需提升国际人才占比。王辉耀表示,大湾区有天然吸引国际人才的窗口,粤港澳三地具有天然优势,吸引国际人才如虎添翼。
广州南沙最近获批设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如何加强人才聚集,吸引国际人才落户?王辉耀建议在南沙建设人才飞地,在人才飞地内取消人才三地来往通行证,让香港、澳门的企业、人才能更便利地在三地来往,更加方便来广州。
王辉耀提出,广州南沙作为国际化人才特区,需要广聚天下英才。南沙交通便利,高铁地铁四通八达,到我国香港、到广州中心区都很方便。如果人才飞地建立起来,未来对提升南沙科创实力作用巨大,将我国香港创新优势跟广州南沙腹地优势结合起来,吸引大量香港人才愿意“居住在香港、工作在南沙”。人才飞地将让大湾区成为国际人才流动的洼地,有望支撑整个大湾区科创发展。
他指出,南沙后发优势愈发明显。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南沙,将起到智库的作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推进经济一体化、人才一体化,对推动南沙竞争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都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教育上,他建议建立大湾区高校人才联盟,吸引国际人才到高校来,同时加强高校人才互相交流,鼓励高校开办创新创业中心、企业。大湾区的高校里面蕴藏很多专利,在发明创造方面市场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