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建言

如何实现协同创新 专家热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17-12-15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陆桂玲)12月15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2017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论坛在深圳湾软件产业基地举行。来自政、学、商界的多位专家就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实现协同创新,并在区域创新链上互补共赢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3c98585ff24b4e9291c2e90b57d75e06_th.jpg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期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或于2018年春节前正式发布。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广东省发改委此前表示今年春节前会出台粤港澳大湾区相关规划,待规划公布后,城市群将制定管理办法。”

  论坛上,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首先针对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产业兴衰展开演讲。“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TFP”)降低是导致我国2009年后全部经济问题的源头。”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至2017年间,年平均TFP增速仅为2.42%,而2000年至2007年间年平均TFP增速则为4.34%。

  由此,陈玉宇指出,我国TFP的提高需要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力量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联谊作用或超乎想象。

  具体到被赋予时代发展使命的粤港澳大湾区将如何建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唐杰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是打破行政界限、合理分工、协同创新,转变发展方式。

  南科大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联谊会副会长刘科则从人才培养教育的角度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对标硅谷的人才创新之道。刘科认为,创新的载体是人才。高等教育的强大是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湾区经济也能反哺高等教育,催生和造就出世界一流大学。“比如,斯坦福大学为硅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和造就了众多高科技公司及领导者。这正是深圳目前大力打造南科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原因。”

  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整个湾区要建立创新文化,推动科研结合、保护知识产权、建立研究院,吸引工业界人才,成为深圳未来的主要竞争力。

  此外,在如何打造高效创新生态方面,林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定,比如网络规则、新产业规则等,促进城市间的有效融合,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
作者:陆桂玲 来源: 中国证券网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