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头条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短板如何补?机场、轨道路网……广佛同城已站上新起点

2017-07-25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今年1月9日,广东举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会议,6月28日,《广东省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印发,短短半年时间内,两次高要求全省各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中指出广东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短板。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此前曾透露,下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要要做好六大工作,第一点就是“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可见大湾区一体化最当务之急的突破口就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在此背景下,一系列的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未来将通过珠江口东西岸大通道,促进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畅通,真正实现珠三角城市群半小时生活圈,同时广深两大城市的节点功能也将更为突出。珠中江、莞深惠、广佛这三大片区,未来城市格局将带来什么变化?南都梳理了今年全省重点工程,解码湾区推进信息。

 统筹:南都记者吴曦

 采写:南都记者吴曦 关婉灵 何国劲

 陈燕 严亮 吕婧 张艳丽 莫晓东

 实习生 胡维佳

QQ截图20170725174742.png

广佛  “1+1>2”

 两城同心共执铁路话事权

湾区之中,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是两个规模最庞大、对东西岸城市格局影响最深的项目,那广佛地区如何从中分一杯羹?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分析,高速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岸,高铁、轨道交通、机场、港口就高度汇聚于广佛。

广州和佛山两地的经济总量远超上海,因此其优势在于两地早已“同城”,更迈向“同心”,两地市委市政府已经达成共识,要联手打造“超级城市”,共同参与全球竞争,大湾区是广佛的起点。

同城化

轨道路网以广佛为中心辐射

“有什么样的基础设施就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在今年佛山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佛山梳理提出154个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4775亿元。今年佛山在交通领域的头等大事,就是佛山西站。

佛山西站作为广州铁路客运枢纽“四主一辅”中的主站之一,是珠三角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也是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核心区,更是广佛都市圈乃至珠三角地区的重要铁路客运站之一。建成后,佛山西站将集铁路、城际线、地铁、有轨电车及其它客运交通方式,形成四网合一的轨道交通体系。

作为佛山西站的施工建设单位,广铁集团曾对佛山西站的运载力做过预计:到2022年,佛山西站始发列车92对、2032年135对,而旅客发送量分别为2100万人、3175万人,兼具客运和货运的功能。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珠三角城轨网络重大项目包括广佛环线的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广州南站至白云机场段、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等,南北放射线的穗莞深、广清、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广佛江珠等,东西放射线的广佛肇、莞惠、佛莞等。此外还有路网加密线,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穗莞深琶洲支线、肇顺南、中南虎、深惠等。

从地图上看,珠三角城轨将呈现以广佛为中心向外发散的格局。其中,穗莞深、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城轨将向北连通广清城轨,向南延伸至香港,贯通珠江北部和珠江东岸;广珠城际和广佛江珠线两条几乎平行的轨道,将纵向打通珠江西岸,并与南部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形成闭环通道;横向则由莞惠城际、佛莞城际、广佛肇城际以及肇顺南城际、中南虎城际形成半闭环通道,打通珠江口东西两岸;而广佛环线则形成闭环将广州和佛山囊括其中。

新塘也是广东交通“十三五”规划的受益者之一。未来的新塘站,将成为集广深铁路、广汕铁路、穗莞深城际、新白广城际、地铁13号线和16号线等为一体的广州东部交通枢纽。此外,广深铁路Ⅲ、Ⅳ线改建工程完工后,只需要大约15分钟就能从增城新塘到达广州东站。

广州和佛山两个城市间的通行将会进一步同城化。不仅广佛城轨作为串联珠三角城轨网络的中心,同时两地地铁网络将更为密集和完善,其紧密度在湾区城市群中无出其右。目前佛山规划了九条地铁与广州八条地铁对接,鲁毅表示今年要确保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1号线、13号线一期等项目动工建设,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运营8条地铁线。佛山今年5个城市地铁项目,总投资10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7亿元。

悬念

广佛两地将有多个机场?

根据《方案》,至2020年广东要推动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深圳机场扩建工程、湛江机场迁建工程、惠州机场改造工程、珠三角新干线机场、揭阳潮汕机场改扩建工程、广州第二机场等项目16项。今年4月12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调研佛山时,在高明区听取了珠三角干线机场工作推进情况汇报。他要求省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加快推进选址论证、方案设计、项目报批等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佛山已经加紧谋划新机场的落地,也就是说,未来广佛两地最起码将有白云机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广州第二机场三者的存在。在“十三五”规划中,珠三角新干线机场被赋予的功能是:“与广州白云机场共同形成国际航空枢纽。主要服务珠三角中西部及周边地区,积极发展国内国际航空客货运输”。

珠西突围

珠中江布局大交通网

就目前而言,从中山市城区驾车出发,到深圳福田区,全程约120公里,耗时约2小时。在过去的近20年间,虎门大桥成为陆路上连通珠海、中山、江门这些珠江西岸城市与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的唯一通道。

然而,这样的局面,将在新一轮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建设“竞速”中改变:珠江西岸城市群正积极推进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四大通道的建设,构筑起粤港澳地区城市半小时生活圈。同时,围绕四大通道,珠海、中山、江门三地还在建设与之衔接的高速路网、港口、机场、城际轨道的立体交通网络,珠江西岸有望改变现有格局,成为接受深圳及港澳产业溢出的黄金腹地。

四大通道

无缝连接珠江东岸城市

在过去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珠江口东西岸差距渐远,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东岸与以珠海、中山等为代表的西岸的发展呈现“东强西弱”的态势。相对应的,东岸地区的城市空间、土地资源已经相对有限,珠江西岸丰富的土地资源,有望成为湾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如何实现珠江东西两岸连通,搭建珠江西岸与东岸、港澳地区的交通大通道,正是关键所在。在广东省乃至珠海、中山、江门的各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都成为高频词汇。

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这座长达55公里、迄今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的跨海大桥,让珠海成为带领珠西进入深港的“桥头堡”。一桥飞架三地,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时间将由现在的水路1小时、陆路3小时以上,缩短至半小时左右,中山、江门等到香港的车程也将缩短2小时以上。珠三角交通格局也由“A”变成“8”字形。

但这“8”字还不是两岸互连的最终形态,在虎门大桥和港珠澳大桥的中间,深中通道将占一席位。

去年12月,深中通道的先行工程———西人工岛围堰施工开始;预计到2023年,从中山到深圳的距离将缩短至24公里,车程在30分钟之内。深中通道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公里,东起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最后于中山市马鞍岛登陆,总长约24公里,是连接“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唯一的公路直连通道。同时,深中通道东接深圳前海,西联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是广东三大自贸试验区之间的交通纽带和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战略通道,中山,也将成为“桥头堡”。

还不够,还有一条跨越珠江两岸的大桥———虎门二桥预计于2019年通车,起于广州南沙东涌镇,经海鸥岛,至东莞市沙田镇,全长约13公里,是珠三角核心区内的重要过江通道。

与此同时,作为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深茂铁路东起深圳北站,途经东莞、广州(南沙)、中山、江门、阳江,终点茂名站,成为横向连通粤西、珠三角和粤东的铁路大动脉。其中江门至深圳段,将成为江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的一大契机。

也就是说,最晚到2023年,珠江东西岸之间将有4条新的通道紧密连接,真正打破珠江口岸滔滔江水的阻隔,两岸成为一体。

据了解,年底港珠澳大桥具备通车条件,珠海将成为内地唯一陆路连通港澳的城市;围绕深中通道的规划建设,中山定位为建设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未来6年将投入1400亿元布局大交通;同样因为大通道,江门与东岸城市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确立了珠江西岸交通综合枢纽的定位。

依托大通道

构筑珠西立体化交通体系

事实上,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和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新的交通格局已经初显。而围绕重点项目的周边工程也有序推进,以珠海为例,为迎接港珠澳大桥时代的到来,早在2013年底就打响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三年大会战”,全力推动香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二期等关键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确保形成与港珠澳大桥紧密衔接的主骨架路网;同步建成珠海连接线、珠海口岸与大桥主体工程,加快建成广佛江珠城轨、珠机城轨,推进黄茅海大桥等项目,进一步打通对外联系通道,全面建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

今年4月,珠海就一口气开通直达郑州、武汉、潮汕、南宁、昆明等多条直达高铁,加上此前开通的直达北京、桂林、上海等地高铁,如今高铁网络已基本覆盖华东、华中、华北、西南等区域重要城市;另一方面,珠海机场已名列广东将重点打造的“5+4”骨干机场名单,也将迎来“升级扩建”,2020年完工后,客运能力将从每年的600万人次提升至1200万人次。

依托于深中通道,中山也在排兵布阵。今年重点推进6个高速路项目,建设总里程逾200公里。其中,中开高速中山段一期工程已经正式开工,这是深中通道在中山落地后对接的最重要“动脉”之一,开工位置距离与深中通道直接对接的中山段起点只有1公里,未来将东接深中通道,西接开阳高速公路、高恩高速公路,是粤西通往粤东的快速通道,也是中山历年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中开高速公路江门段,也是江门布局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一环。江门交通十三五规划中对高速公路网提出明确要求,构建承东启西的三大高速公路通道,一方面要对接广佛都市圈,另一方面则连接深港澳经济圈。今年,江门市共有76个项目列入交通大会战,总投资约1121亿元,今年年度计划投资147.6亿元

深莞惠交通补课

深圳轨道交通任务繁重

在珠江口东西岸的互通之中,深圳无疑是主角,并以此为龙头带动莞惠,上文已有叙述,那除此之外,莞深惠还有什么新方向?今年6月,深圳公布《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透露,深圳轨道交通工程总投资达5360亿元,五年投资2213亿元。

作为五年行动计划中投入最大的一部分,深圳轨道交通任务繁重:将建成广深港客专深圳至香港段、穗莞深城际,加快赣深客专、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沿海客专规划建设,尽快启动深惠城际等前期工作。

在广东交通“十三五”规划中,深圳交通定位笔墨颇重:巩固深圳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优势,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和国家综合铁路枢纽,完善立足珠三角、联系香港、面向全球的枢纽服务能力。

莞深惠作为湾区的东大门,交通枢纽布局正积极跟上广州步调,成为承担连接香港、粤东的重要一环。

突破

空港新布局推动枢纽地位突显

根据《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广州和深圳并列为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核心,并与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惠州平潭机场一道,构建成为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若将这些机场在地图上点出来,不难发现,如两只翅膀的湾区东西岸,东岸空港正补足羽翼,与广佛肇的空港体量相匹配。

事实上,这一直是广东交通短板之一,当前广州、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不强,旅客吞吐量在全国机场排名分别位列第三、第六位。珠三角9市共有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佛山等5个机场,服务人口约6000万人,而粤东西北12市只有揭阳、湛江和梅县等3个机场,服务人口约5000万人。

因此,深圳、惠州两大机场将补上粤东空港资源缺乏的一课。西有深圳宝安机场,接下来将加快推进机场第三跑道、卫星厅、新货站(二期)等工程建设,启动T 4航站楼建设方案研究。东有惠州平潭机场。根据规划,该机场定位为服务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东部地区,并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惠州确实也不负众望,自2015年2月恢复民航以来,惠州机场这个原本定位为珠三角支线机场在2016年已经突破了设计容量,原本预计2018年才能达到的55万客流量,在2016年年底就已经提前实现。如今定位为干线机场,惠州也给自己的机场提出了新目标,要分三步走,筹划建设惠州千万级客流量的干线机场。

首先,惠州机场对于有效开发珠三角区域空域资源,充分释放珠三角区域的航空运能,具有重大的意义。俯瞰珠三角,珠海、广州、深圳均需要“挤”同一条北上航线,而惠州位于珠三角难得的第二条北上航线资源节点,拥有不可多得的航线资源优势,一来可为深圳宝安机场“减负”,二来可借资源发展起自身的空港经济。

另外,惠州地处深莞惠经济圈的几何中心,面积最大,是珠三角辐射带动粤东北的重要走廊通道,覆盖惠州、河源、汕尾、深圳东、东莞东超千万人口,随着近年深莞惠一体化的加速推进,深莞惠都市圈内以各种高速道路连接,一西一东,将1 .56万平方公里腹地的产能切割消化,并成为对接东西两翼的门户,又将资源要素源源不断地引进来。

便利

深莞惠+广,1小时生活圈再扩大

事实上,尝到深莞惠一体化推进利好的除了空港经济,还有轨道经济。

自珠三角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深莞惠一直谋求着在交通、产业、环保、城市文化等方面的融合,其中尤以交通最为迫切,以交通沟通一切要素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共识。2015年发布的《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提出三地将规划形成由公路、铁路、城际轨道共同组成“三纵四横”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其中城际轨道等将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三地核心区域之间在经过至多2次换乘情况下60分钟内抵达枢纽,亦即“1小时生活圈”

时至今天,通过潮莞高速惠州段、惠深沿海高速、广河高速惠州段和仁深高速公路博深段等多条高速公路以及惠州至东莞常平的城际轨道动车工程的全部竣工与通车后,深莞惠“1小时生活圈”已基本搭建成功。

作为规划中珠三角城际铁路网三个重大项目,深惠线在莞惠城际仲恺站与莞惠会合,而莞惠城轨在望洪枢纽站又与穗莞深城际交会,未来这三条城轨线将连通广州、东莞、深圳,多层级轨道复合走廊将广深莞惠四市融入到国家铁路网和珠三角“一小时交通圈”。

数 字

“十三五”期间,广东建设项目5 4 3项,总投资约4 .8万亿元,其中2 0 17 - 2 0 2 0年投资约2 .5万亿元;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5%左右,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以上。这些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包括十一类工程、23个大项共50 1个项目,总投资约3 .3 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20亿元。

希望到2 0 2 0年,全省形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港口、核电、城市轨道等面向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这庞大的数字背后,交通领域中占比最大的是高速公路的建设,2 0 17 -2020年广东计划投资约4 5 8 0亿元,建设深中通道等高速公路项目92项,达到与港澳间拥有6条高速公路通道。其次为高快速铁路的建设,总数超26 0 0亿元,其中高铁136 0亿元、城际铁路1300亿元。

基础设施投入中排第三位的是机场建设,广东计划在2017- 2020年投资约8 8 0亿元,建设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深圳机场扩建工程、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等项目16项,形成“5+4”骨干机场格局。

最后则是港口,今后3年,广东计划投资约38 0亿元,建设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等港口码头项目21项。

在机场及港口类目中,《方案》都表明将以广州、深圳作为建设核心。其中港口更表明要构建对接港澳、联通西江、服务泛珠的世界级港口群,到2 0 2 0年全省港口货运吞吐能力达2 0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6500万标箱,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门户。

相关:粤港澳大湾区
作者:南都佛山 来源:南都佛山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