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单车

五问共享单车:治理举措如何才不沦为“一纸空文”?

2017-12-21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71221151956.png

“道路两边几乎摆满了,目测有好几万辆。”一周前,在东莞虎门、长安多条街道两侧,大量的共享单车“一夜之间出现”。长安镇部分重要路段甚至出现共享单车排成三四排的现象,给行人带来诸多不便。随后,东莞相关职能部门“紧急”与企业沟通,企业承诺“尽快清走”,此事方告一段落。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类似的“博弈”不止一次上演。共享单车的出现与风靡,在为市民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停放秩序、用车安全、交通规划、市场竞争、押金管理风险等问题,为城市治理带来极大挑战。

  尽管各级相关部门不断地制定实施相关管理新规,但对于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并未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何发挥“有形之手”的力量,引导和促进共享单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是政府治理必须跨越的一道考题。

  应对“单车围城”:

  各地纷纷出台“共享单车新政”

  “赤橙黄绿青蓝紫”,从2016年开始,共享单车席卷全国大小城市,尽管已有不少企业倒闭,但共享单车的投放量仍居高不下,对城市管理造成不小的负担。

  据交通部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7 年 7 月,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近 70 家,累计投放车辆超 1600 万辆。截至今年 9 月,在几个主要城市中,北京市内共享单车投放数量超过 235 万辆,上海有150 万辆,深圳有 89 万辆,广州有 80 万辆。

  针对车辆乱停乱放、车辆运营维护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用户资金和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国家交通运输部于今年5月22日发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8月初正式出台“共享单车新规”。

  该新规提出,要按照“服务为本、改革创新、规范有序、属地管理、多方共治”的基本原则,鼓励和规范共享单车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并从实施鼓励发展政策、规范运营服务行为、保障用户资金和网络信息安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具体措施。

  其实,早在国家层面指导意见发布之前,面对“单车围城”困境,不少城市已“先行一步”,出台相关规定,探索治理办法。

  深圳应对最为迅速。在去年12月27日,深圳市交委便发布了《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对互联网自行车定位、政府企业责任等进行规范。今年4月,深圳正式出台《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的若干意见》,并对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能进行了规定,共同规范行业发展。

  今年3月,广州市交委也发布《广州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明确在中心六区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设置“自行车停放区”,并规定了17种区域位置不应设置停放区。

  随后,广州推动企业签署《广州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自律公约》,并出台《广州关于鼓励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公众意见稿)。今年8月,广州“再下猛药”,禁止各平台企业任何形式的新车投放。

  记者梳理发现,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南京等城市均出台了相关规定。其中,部分城市如北京还出台了配套文件,对共享单车的质量、使用年限等作出规定。

  创新探索:

  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监管”治理措施

  记者梳理各地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发现,目前政府对共享单车的治理主要集中于单车停放、押金管理和用户安全保障等方面。而对于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兴起的共享单车,部分城市还率先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的监管手段,督促企业做好运营。

  据了解,今年9月,深圳市制定《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规定,企业应按照交通、城管、交警等部门要求,提供相应数据信息,并将相关运营服务数据接入政府监管平台;相关部门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机制,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通过‘数据共享、管理共商’的政企协作管理模式,可有效引导和规范共享单车健康发展。”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叶林对记者表示,“政府可据此及时掌握共享单车发展情况,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定期对各个辖区自行车交通出行环境开展评估,制定自行车交通出行指数,促进不断完善自行车交通设施,提升自行车出行环境。”

  为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的问题,广州还专门出台了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建立“负面清单”,规定了17种不应设置停放区的区域,包括地铁口范围10米内、公交中途站站台路缘线 5米 以内的人行道、人行天桥地道出入口等。

  “各区还将根据实际,梳理汇总出一批‘禁停区域’。市交委将指导、敦促各平台企业利用围栏定位技术统一在各自平台APP上加载施行。” 广州市交委交通治理处处长邹小江表示,今后用户在禁停区内停放车辆的行为,将收到平台APP提醒、信用扣分,企业通过进一步升级技术,也可使相关违停行为与车辆上锁计费进行联动,强化对用户停车行为的规范。

  同时,通过“共享单车电子围栏”等技术,广州市交委还以“正面清单”的形式,引导市民有序停放。

  “目前,在地铁部门和属地区有关部门支持下,我们先行选取了广州塔等部分站点,组织各平台企业进行电子围栏技术的应用测试。”邹小江说,通过该技术手段的应用,可引导用户规范停放车辆,同时也使各平台企业的现场管理和运维更有针对性。

治理成效:

  缺乏有效执法手段致“令行不能禁止”

  在各式“新规”、各种措施相继落地后,实际管理效果如何?记者走访发现,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共享单车乱停放、无需投放等“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广州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已确定的禁停区域上,乱停放的现象仍未有所减少。

  在岗顶D出口附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保安跟记者抱怨:“在早晚高峰,很多人为了赶地铁,都把单车随意停到医院门口,甚至会阻碍救护车的出入。我们又不能时时刻刻都盯着,这是个大麻烦。”记者在现场看到,栏杆上的警示牌明确写着“天河路禁停单车,请停至内街巷”,不过仍有不少市民会停放至此。

  即使是在划了明确停放区域的地方,也会有“意外”情况出现。记者在珠江新城某写字楼下看到,划线的自行车停放区已经“超负荷”,多位市民无奈只能在白线外摆放车辆,尽管整齐,但已摆放了三层的车子已经把路堵住一大半,行人通过十分困难。

  而在上月,在广州“禁投令”发布三月后,南方日报记者还发现,有共享单车企业竟然“顶风作案”,长时间“偷投”大量新车至广州街头。在海珠区庄头公园、赤岗,越秀区东山口地铁站、天河区粤垦路附近,荔湾区坦尾桥中公交站等地方,上百辆外观崭新的车辆“一夜之间”冒出,整整齐齐地摆在街边。有的车还挡住人行道,阻塞交通,令过往行人一阵抱怨。

  “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关引导政策,但并未明确有震慑力的处罚方式,是‘令行不能禁止’的原因之一。”交通行业专家马小毅对记者表示,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一方面法律监管还处在灰色地带,政府想罚而缺乏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政府也考虑到市民需求,如何在鼓励发展的同时适度管理是一个难题,只能采取约谈等柔性方式引导行为。

  不过,记者了解到,不少地方也在加强措施,解决“执法难”问题。深圳已将共享单车管理列入立法计划,并于11月举行了听证会。此外,20日起,深圳交警也开展了“千警百组”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查处以共享单车为重点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违反规定将被处以警告或20元至500元罚款。

  记者手记

  通过协同治理推动“共享共治”

  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但是在公共交通服务领域的创新,也对城市治理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如何在企业扩大市场的需求,和城市承载力、市民实际需求中间找到一个管理的平衡点,对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是一个考验。

  从生产到监管,再到回收环节,共享单车行业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包括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街道或居委会、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自行车行业协会、物业管理部门、门卫、共享单车用户、普通市民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方面,即共享单车企业、政府与用户。而“政府管平台、企业管用户”的模式,应成为管理思想的核心。通过三方的协同治理,才能“共享共治”,构成共享单车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建立与企业的日常沟通渠道,聆听企业声音。通过常态化的沟通机制,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有利于深入推进分享出行的“放管服”改革,也能避免“一刀切”“一管死”的监管误区。

  此外,在监管中,对共享单车这一具有浓厚互联网色彩的新生事物,政府也应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的手段进行监管,如深圳探索接入企业运营数据,建立政府监管平台;广州探索“电子围栏”技术,设置“正负面清单”等。

  值得一提的是,对违法行为的惩罚,也应提上政府加强管理的日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需要鼓励,也需要“令行禁止”的决绝。缺乏有力的惩罚手段,各地鼓励发展的指导意见,最终难免沦为“一纸空文”。

相关:共享单车
作者:余秋亮 陈熊海 欧雅琴 陈琬莹 彭琳 来源:南方网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