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粤港澳通关

第七座跨境陆路口岸:莲塘口岸已竣工验收移交 随时准备正式开通​

2020-01-08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200108100505.png

北临罗沙路,南至深圳河,位于罗湖区莲塘街道的西南角,深圳市规划建设的第七座跨境陆路口岸—莲塘口岸将深港两地紧密联结。在莲塘口岸项目主任吴荫强,市政工程师刘根荣、郑裕达,土建工程师柴章鹏,电气工程师毛金金,水暖工程师杨俊,造价工程师曾润青,资料员张勇等项目组成员的协同建设下,莲塘口岸项目已于2019年5月完成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并已正式移交给市口岸办。

据了解,莲塘口岸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设计交通量为旅客3万人次/日,车辆17850自然车/日。作为三大重磅基建设施之一,莲塘口岸将使香港与广东省东部地区以至福建及江西的跨境交通连接更方便快捷,口岸连接深圳东部过境高速,为深圳东部、惠州、粤东及邻近省份提供有效率的跨境通道,开通后人流往来将更加便捷,从而更好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便捷流通。从2013年11月开工到2019年11月顺利完成工程移交,项目组成员已在此“驻扎”了近六年时间,见证了这里从遍布杂草的荒地成为沟通深港的崭新“纽带”。

深港合作共建“光影·流·岸”联检大楼

如丝带飘动般流畅的外观,墙面玻璃在阳光下映射出点点跃动的光斑,仿佛光影在游戏,莲塘口岸联检大楼流动的形式从外观以及内部空间完美结合,将“光影·流·岸”的设计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吴荫强介绍,为确定莲塘口岸联检大楼设计方案,深港两地政府首次联合举办口岸联检大楼概念设计国际竞赛,评委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成员包括香港建筑署前任署长刘赖筱韫女士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等深港两地知名专家,通过深港双方的共同评选,最终采用了竞赛专业组第一名的“光影·流·岸”设计理念。

在“光影·流·岸”的设计理念中,深港两地联检大楼通过人行桥联为一个整体,体现了两地纽带关系。这样的设计意义非凡,却为建设者们出了个难题。“整个建筑从外面看是一个整体,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涉及两种体制、两种文化以及两种规范标准的沟通与碰撞。”柴章鹏告诉记者,例如在外立面玻璃的选材上,深方考虑到节能的要求,选用了能够自然采光通风的白玻,而港方出于规范的要求,选用了颜色较深的欧洲灰,这就造成了外观上的不一致,破坏了整体的美观。通过专题会、现场办公会、电邮、微信等多种沟通方式,最终双方达成一致,使用了折中的水晶灰色调,保证了外观的一致性。

“他们喜欢用电子邮件沟通,我们也开始使用,我们习惯用微信,港方也尝试用微信与我们交流。”柴章鹏表示,通过深入交流沟通,深港双方共同确保工程选材定样、交界面细部节点、外观效果统一,将“光影·流·岸”这一设计理念近乎完美地落地实现。

“一站式”查验 数据共享实现客、货一次放行

与传统过关需要经过层层“关卡”不同,莲塘口岸的通关模式采取客、货“一站式”通关,即通过共享前端交通指引、电子栏杆、监控、远距离读卡等采集设备,通关只需一次停车,便可实现多家查验单位的共同检查,一次放行。

旅检区的“一站式”模式已相对成熟,但货检区的“一站式”通关模式在深圳却是首次,“要如何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没有经验可供借鉴的项目组“一头雾水”。从场地布局到查验流程,再到查验配置,项目组逐项沟通,逐步落实。“货检区闸口的‘一站式’查验流程实现需要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多家单位共享数据,但却迟迟没有确定下来。”毛金金表示,由于数据迟迟未定,路面下的管槽线槽铺设无法进行,原本预计四到五个月的闸口施工时间,最终被压缩到了只剩两个月,且施工时间正好处于6、7月份的雨季,对路面的压实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也只能全力往前冲,通过倒班压缩工序,几家单位交叉施工,最终顺利完工,确保了口岸9月份开通的条件。”毛金金说到当时施工的紧迫,长舒了一口气。

从2013年11月开工到2019年11月顺利完成工程移交,项目跨度将近6年时间,这其中也伴随着国家政策变动对项目造成的影响。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根据该方案,原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并入中国海关总署,将原公安部的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职责整合,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这也意味着原先已建成的相关布局流程等要推倒重来。

有着文锦渡口岸、沙头角口岸等多个口岸项目建设经验的毛金金告诉记者,口岸的石材下有很多复杂的用于监管的弱电控制系统,而机构改革也意味着查验流程发生变化,那么这些地砖、电缆等都要重新进行调整。“好在工务署在2017年就成立了设计管理中心,从源头跟发改、使用单位主动沟通,对后续进度管理,减少变更都是有利的。”毛金金介绍,在工务署的积极沟通下,最终还是确保了按期完工。

跨界交通联结 形成“西进西出、东进东出”总体格局

在深圳的所有陆路口岸中,莲塘口岸占地面积为第二小,仅次于沙头角口岸,在如此狭小的占地中却要实现建设一座客货运综合口岸,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莲塘口岸项目组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下面是货运,上面是客运,从而实现客货分离。”刘根荣向记者介绍项目的集约化用地方案,并最终将其落地实现。

不光客、货查验通道条数众多,分类复杂,莲塘口岸项目外围的交通纵横交错,同样令人眼花缭乱。为了实现深港跨界交通“西进西出、东进东出”的总体格局,莲塘口岸项目包括建设连接东部过境高速的跨罗沙路高架桥以及连接香港香园围口岸的四座车行桥、一座人行桥。“我原来没做之前感觉挺简单,但是真正落地之后无论从细节、标高、范围等各方面都是很复杂的。”刘根荣对外围交通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记忆尤深,他介绍,罗沙路本身就属于交通拥堵较为严重的路段,而口岸开通后客、货流量加大,为了疏解口岸进出拥堵,桥梁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让货车经东部过境高速的跨罗沙路高架桥直接上高速,不进入当地的交通系统,从而便于货车及时疏散,不影响莲塘片区交通。在刘根荣等项目组成员与市交通局、罗湖区政府等相关单位的反复沟通交流下,最终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出入境桥梁的建设,为“西进西出、东进东出”的总体格局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建引领 全过程BIM应用确保精细化管理

环视莲塘口岸联检大楼外立面,每一根柱子的倾斜程度不尽相同,构成了外立面艺术品般的流动外形。“为了满足光影效果,主出入口整个一排的柱子没有一根是一样的,包括整个外围要使用的玻璃与铝板也没有一块是一模一样的,所有都要进行定制化生产。”曾润青介绍,这其中,全过程全专业的BIM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莲塘口岸项目为市建筑工务署第一批BIM应用示范项目,从图纸的深化设计到BIM施工模拟再到现场精细化加工生产等都进行了全链条把控,从而确保项目整个过程百分之百准确。

“有事一起商量,有困难共同攻克。”作为莲塘口岸项目临时党小组组长的吴荫强告诉记者,项目的攻坚克难离不开党建引领的方针,项目临时党小组成员来自各参建单位,其中项目组有5名党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项目组正在紧密配合市口岸办及联检单位关于口岸正式开通前的准备工作,全国首个货检和客检同时具备“一站式通关查验系统”的综合陆路口岸即将落地实现。

对标国际,打造一流的政府工程管理机构,创造一流的政府工程精品。经由吴荫强、陈杰玲、符翔、陈仕华、陈晶亚、罗明亮、刘贵红、任展、王鑫、徐微等“工务人”之手,一座座承载城市梦想的学校、医院、口岸、公园等政府工程浇筑而成,为深圳开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下坚实的地基。

2019年,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共负责项目236个,其中在建项目82个,完工项目14个,前期项目154个,监管项目2个,项目建设总面积2322万平方米;其中,在建学位数9.8万个,提供学位数1.8万个;在建床位数1.7万个,提供床位数2200个;项目总投资2135亿元,全年完成投资总额118亿元,完成支付108亿元,投资、支付双双“破百亿”,均创历史新高。

2020年,新的梦想征程已然开启,“工务人”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新时代筑梦的脚步沿着城市的根基继续蜿蜒上行……

相关:莲塘口岸
来源: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