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将迎来哪些“黑科技”?
2017-07-2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提到现在的智能手机,“同质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词。如果手机上没有logo你甚至分辨不出是哪个品牌,又回到硬件堆叠、比拼价格的时代。所以,想要突破此限制的手机厂商,势必要有新的布局以及新的玩法。
2017年,随着超级快充、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技术的突破,加上新材料、处理器及显示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手机将具备更多更新的属性,这将极大的提高用户体验。各厂商要做的,就是考虑受众人群、产品定位以及如何将合适的技术融入新产品,以突破同质化竞争。
4K屏
随着三星对4K屏的应用,国产手机也将很快跟进,毕竟更快的充电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了手机续航问题。从2K到4K再到8K,这是屏幕发展的大趋势,预计2017年下半年,国产手机就有可能应用4K屏。总之,快充技术与续航技术解决进步的越快,4K屏的普及也就越快。
柔性屏
手机屏幕的另一个看点,是可折叠屏幕。三星的可折叠屏幕产品已经研发了数年,有消息称,三星的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正在进入商业化阶段。苹果则有可能推出可弯曲屏幕,因为2016年美国专利及商标局再次通过了苹果一项手机弯曲设计有关的专利,其供应商也被要求增加了更薄性的OLED屏的产量,用于iPhone 8的生产。
自从实现了曲面屏和全面屏的手机设计后,三星一直在致力于可折叠的柔性屏研究。今年下半年来,与柔性屏相关的专利被接连曝光,三星还对外公布了可折叠的OLED原型机。三星在手机更新换代上一直都有很大的革新,相信这项技术离上市之日不远了。
快充技术
智能手机采用 USB Type-C 接口之后,供电能力更高,通过大电流或大电压加快充电将更加普遍。高通不久前也发布了 Quick Charge 4 快速充电技术,2017年搭载该技术的手机上市之后,可以快速技术将再一次升级,实现充电五分钟可用 5 小时。此外,还有石墨烯技术在手机电池上的突破,快充速率预计还将进一步提升。
石墨烯技术
最近华为闹得沸沸扬扬的“超级电池”已经证实和石墨烯电池无关,它是通过在电池材料上新引入的特殊石墨分子结构以及新设计的充电回路,而使手机的充电速度得到了质的飞跃。但石墨烯技术仍然是未来手机电池的一个发展方向,它不仅可以用作电池,也可以用在手机和计算机的处理器芯片当中,将大大提升电子设备的运算速度。石墨烯被视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工业材料。
人工智能技术
提到人工智能,大家首先应该会想到iPhone的Siri,据说谷歌(微博)的语音服务Google Now以及微软的个人智能助理小娜也会逐步向移动设备开放。人工智能代表了一种技术趋势,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与运用,它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移动设备操作方式。
国产手机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上,近期发布的荣耀Magic算是深度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熄屏状态拿起荣耀Magic手机会自动亮屏等一系列感知的自动应用,都是基于Magic Live智慧系统,可以通过感知与深度学习,记住用户的习惯行为,做到智能为用户提供并推荐服务。其实,11月初华为发布的mate 9,就在EMUI系统中集成了人工智能学习系统,可以实现智能资源调度、智能识别、智能识物等功能,且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
虹膜识别技术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对人眼虹膜部分的识别来确认身份,是一项具有高度安全性的身份识别方式。因为虹膜是位于瞳孔外侧的一圈圆环状区域,包含了丰富的纹理信息,而且人的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就已形成,在整个生命阶段中是保持不变的,所以虹膜识别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
指纹识别真正流行起来是在苹果发布iphone5s之后,但是指纹信息存在容易被盗取和复制的弊端,手指在站友污渍情况下也常常发生识别不成功的问题。所以,虹膜识别很有可能后来居上,除了运用在手机上以外,将来也很可能会出现在银行、办公室等高度机密的场所。
全息投影技术
全息投影的概念已经被炒作多年,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在空中产生立体的幻想,用户还能与幻像进行互动。目前这种全息投影技术已经出现,未来有可能被整合到手机当中。
比如键盘投影,将传统的全键盘投影到桌面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输入操作,比实体键盘要方便得多;还有这项技术已经被多次运用到大型晚会上,如13年周杰伦就曾在演唱会上用全息投影的方式与已故歌后邓丽君进行隔空对唱,画面震撼感人。
云储存技术
智能手机对于存储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因为系统本身,越智能的系统因为更多的算法与功能实现,就会越占用空间;另一方面,用户对于存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配置不断提高的镜头使得照片像素更多,视频也更加清晰,这些文件也就越来越大。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无线网络速度的提升,安装在本地的游戏客户端,将来可能直接安装在云端,在本地只需要一个连接服务的启动器,进而达成“无线存储”的概念。因为更大的字节传输速率,文件存储在云端的响应速度将与存储在本地没有差别,流媒体服务上的卡顿将成为一个历史,缓冲有可能彻底从互联网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