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资讯

制造业创新中心 大湾区枢纽城市

2018-06-22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0.jpg

2017年11月21日,“世界湾区全球对话”2017湾区经济发展国际论坛在广东金融高新区举行。数位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共同支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开篇语

从南国工商重镇到现代制造之都,开放的佛山,总能带来特别的惊喜。三年前,面对“一带一路”倡议,佛山率先发起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开拓高铁时代新经济版图。

如今,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佛山更是主动作为,一方面推动广佛同城上升到广佛同心,一起打造超级城市;一方面与香港携手开展11个重点合作项目,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动力、新的空间。

一直以来,佛山以“一带一路”为引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在全球、全国坐标中找准发展定位,引进来、走出去,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走出一条新时期开放之路。

开放引领,创新驱动。进入新时代,佛山只有以更开放的视野和胸襟,才能够在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中再立潮头。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在即,湾区城市群加速从蓝图转化为现实。在湾区内部,每个城市都在积极寻找自己的定位。

2017年,佛山GDP总值排名全省第三,紧随广州、深圳之后。发达的制造业为城市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同时,佛山在地理区位上又位于湾区的重要枢纽,决定了可以更好地串联往来,吸收广深港三地资源。

在粤港澳大湾区宏大的叙事中,佛山要做的不再只是贡献GDP,更要做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发挥坐拥高铁核心站点和干线机场的优势,打造枢纽型城市,成为湾区平台中西部融合的加速器。

湾区视角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以促进城市融合、湾区一体为目标。而城市融合必然要以互为需求和供给为前提。佛山区别于其它城市的地方,在于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可以预见,一方面,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的高端创新要素,最终也都需要依托制造业进行转化,佛山的机会也在于此;另一方面,通过链接、转化这些中心城市的创新资源,佛山将能够承接金融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外溢,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佛山真经

融入湾区要先找到自身城市定位。佛山从制造业出发,接下来将致力于四方面建设: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携手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核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粤西及我国大西南地区振兴发展的桥头堡;推动“香港+佛山”实现“并船出海”。

佛山在区域竞合中探索一系列的“佛山+”方略,全面对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借力发展、合纵连横、合作共赢。

创新

在开放中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制造业是佛山深入骨髓的城市基因,亦是佛山融入湾区、思考城市定位的立身根本,优势所在。

数据统计,去年佛山全市工业总产值接近2.5万亿,全市工业增加值接近5000亿,在全省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占比达到15%,全省仅次于深圳,位居第二名。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庞大的制造业企业,为佛山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深圳、香港等城市的创新资源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佛山正着力推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打造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努力建设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明确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平台的作用下,佛山要在开放中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山制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模式。

要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佛山必须从存量优化和增量优质两个方面推动产业提升。在存量优化上,佛山将助推企业技改步伐,以“智造”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

佛山更是依托中德工业服务区,不断强化佛山制造与德国工业4.0的紧密联系。依托这一平台优势,2016年4月,佛山联合中德主要工业代表城市共同组建了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为佛山制造开拓“一带一路”组建起庞大的朋友圈。目前联盟成员队伍已发展到25家,每年都有频密的经贸往来,企业间并购与技术合作等等。

同样是从2016年起,美的、东方精工、伊之密等佛山企业就纷纷对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企业发起并购,获取创新技术。以美的为代表的佛山制造业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市场的分工之中,从早期的设立贸易型“窗口公司”、投资建厂、资源开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到如今更多地崛起世界先进的创新和研发资源。

创新是佛山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这一轮国家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链接全球资源的题中之义。在佛山,制造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如果没有科技创新的“造血”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就很大可能被标兵甩远,被追兵赶超。

总体而言,佛山区域创新能力显著,但仍面临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存在地区创新能力“东强西弱”、缺乏大型创新平台引领、高端创新要素有待集聚、良性协同创新格局尚未形成等诸多不足。

为此佛山提出要构建“一环创新圈”,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整合全市创新资源,提升五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创新与人才同生共长,平台是创新和人才要素聚集的基础。佛山市市长朱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创新发展,要拿得出扎实有效的举措;人才队伍建设,要以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的决心抓好,使其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佛山民营企业队伍庞大,产业载体多,产学研深度结合,能为高层次研发人才和产业技术人才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有助于科研人才在佛山找到用武之地,从而推动佛山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

同心

广佛携手打造大湾区增长极核

今年28岁的吴广在一年前成为“广佛候鸟”。他白天在广州海珠区上班,晚上回到南海桂城居住。尽管每天都要驾车在两个城市间穿梭,但他并没有“双城”之感。“我从家里到公司只需要半个多小时,比一些居住在广州的同事上班还要方便”。

广佛同城进入第10个年头,越来越多的广佛人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据不完全统计,仅佛山南海一区就居住了至少70万的广州人。

所谓城市群,对于普通人而言就是无差别的生活感受。在大湾区内构建城市群,其实质就是推动城市间的“同城化”进程。融入大湾区,佛山其中一个重点建设内容,就是要携手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世界级城市群核心。

“广佛同城”首次出现在政府公文中,是在2008年12月份国务院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年3月,两城市长签署《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同城化”。

而民间两地的互动则更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广佛公路上的黄岐和盐步等镇已经开始承接来自广州的居住和商贸功能,广佛公路也被誉为广州市中山九路。这种自发的融合,源于两地深厚的文化认同。广州佛山两地中心距离仅20公里,衔接距离超过200公里,人口同文同种,文化一脉相承。

去年9月份两市共同印发的《广佛同城化“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则标志着“同城化”已经进入“深层次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广佛两地生产总值总量达到3.1万亿元,联手打造超级城市的想象空间巨大。两地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进一步凸显了广佛两市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广佛作为最早迈向“城市群”的区域整合样本,如何联手打造一座世界一流超级城市,共同参与国际竞争?

从《规划》分析可知,两城至少仍需要破解以下深层问题,即进一步完善同城化发展协调机制、构建产业错位发展的一体化格局、进一步加强枢纽基础设施对佛山的辐射带动能力、深化社会民生领域的深度合作。

推动两地深度融合,需要两地更加高度的融合共识。2016年年底,佛山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广佛同心”概念。按照规划,依托同城化深厚基础,两地已达成高度共识,广佛同心将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增长极核,共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要素配置、产业分工和竞争。

面对全新的机遇,广佛从同城走向同心,携手打造超级城市,将为珠三角带来哪些区域融合经验?在接受南都采访时,朱伟称广佛一体将和深港成为两个重要发动机,随着广佛同城迈向广佛同心,区域合作的内涵将更为丰富。

辐射

一路向西带动粤西等地振兴发展

除了广佛同心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增长极核的决心,地处珠江西岸的佛山,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中,有着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更有着辐射带动粤西及我国大西南地区振兴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方面,佛山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是珠西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领域产业门类较为丰富的龙头,强大的产业基因形成了巨大的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依托于佛山西站的开通和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的布局,覆盖粤西及我国大西南地区的辐射网络渐具雏形。

今年4月,广东出台《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聚焦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珠西开启了第二轮发展机遇期。这份文件明确,到2020年,力争工作母机类制造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全国,推动珠西迈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梯队。作为珠西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龙头城市,佛山装备制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了珠西产业带的半壁江山,同时,也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智能家电、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佛山需要依靠强大的产业能量,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平台中。

高铁的到来,为这一切带来了新的契机。2017年8月,位于南海狮山镇的佛山西站正式开通运营,定位于佛山对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西大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的枢纽中心,也是珠三角串联我国大西南并延伸至“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窗口”。佛山西站目前共引入贵广、南广、西部沿海3条高铁,广佛肇、广佛环线2条城际轨道,每天有超过100对高铁动车往返于此,20分钟可达广州南站,1小时可达深圳,1个半小时可达珠海,3个半小时可达南宁,5小时可达贵阳,8个半小时可达昆明。而随着未来广深港高铁的开通,佛山西站到香港也只需约1个小时。

今年5月7日发布的《佛山市“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提到,以佛山国家高新区为载体,打造新型城镇化创新建设的示范区。把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片区打造成为面向大西南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粤黔桂专业生产服务中心、广佛西冀副中心。

毫无疑问,佛山西站打通了连通港澳、辐射大西南的联运走廊。当前,港、澳及广、深有着服务业、金融业优势,珠西六市有着中高端制造业优势,贵州、广西有着工业化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优势,各板块产业梯度性、互补性较强。因此,联运走廊的建立,将带来人才流、信息流、科技流、资金流、文化流等一系列产业、技术资源要素的集聚和辐射。

布局中的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同样为佛山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粤西及我国大西南地区振兴发展的桥头堡助力。选址高明的新机场,填补珠江西岸机场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地区发展需要的短板,将使肇庆、云浮、江门、中山等城市纳入机场高效便捷覆盖范围,极大提升珠江西岸区域的通达性。同时,依托于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对珠江西岸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将有巨大推动,对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及加强与西南广大腹地乃至东盟的合作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牵手

“香港+佛山”:从湾区出发“并船出海”

今年5月11日起,备受关注的广深港高铁开始跨境试运行,从广州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途经虎门、深圳北、福田,全程需时78分钟。高铁轨道的延伸,让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有了更直接的联动方式。

距离广州南站只有10分钟车程的三山新城,一早就瞄准了这一契机。这片位于南海桂城的热土,拥有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的闪亮名片,也是广东首批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省级示范基地之一,依托于优越的区位,这里一直被视为佛山对接港澳资源的最佳承载地。6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Pi-Centre佛山南海三山新城创新创业中心正式挂牌,将致力推动香港科创项目落地,为创业团队链接更多的产业、金融、人才等资源。而粤港澳科技展示交流中心的创业孵化器尚未启用,超一半的工位却被港澳两地创新创业团队抢先预订,团队们看中的也是佛山的制造业资源。

一边是广东经济重镇、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一边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一个多小时的高铁,是足以让“佛山智造”牵手“香港创新”的时空距离。2017年4月24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率团到访佛山,了解佛山智能制造,寻求两地合作空间,首次提出以“香港+佛山”的组合,面向全球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6月初,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市长朱伟带队回访,提出与香港在贸易、金融、科研、专业服务等7大领域加强合作,并明确了11个重点合作项目,以此破题两地合作,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一个“香港+”。

以佛山智能制造对接香港金融创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方向,去年7月,位于南海的千灯湖创投小镇由此成为“佛山+香港”11项重点共建项目之一。项目计划3年内,千灯湖创投小镇本地注册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5年内力争达到700亿元,成为佛山“华尔街”。事实上,以千灯湖为核心的金融高新区强势带动了整个区域发展,汇丰集团、渣打银行等港资金融机构早已进驻其中。于香港来说,佛山是其金融高端服务业“对接”市场的快捷通道:而佛山遍地都是寻求资本和渠道实现转型升级的中小企业,香港能为其提供优质且专业的金融服务。

此外,佛山和香港“共建伦教珠宝名镇”,也是“佛港合作”的11项重点项目之一。今年5月26日,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吴宏斌博士带领的近30人的考察团到伦教考察,亲身感受伦教珠宝产业发展。伦教目前拥有珠宝企业近百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毛坯钻石年进出口额约占全国6成份额,是中国主要的珠宝首饰产业基地。去年6月,佛港“共建伦教珠宝名镇”项目规划出炉,未来在伦教辖区内将规划3000亩珠宝产业园,吸引1000家企业集聚,并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下,坚持以“珠宝、旅游、文化”发展路径,以珠宝产业为核心,旅游文化、现代服务产业为两翼,打造“一核两翼”产业新格局。

鲁毅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提出,要将佛山制造业优势与香港国际化优势充分结合,推进各领域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发挥实效。以“佛山+香港”面向全球配置资源,面向全球协作发展、并船出海。

相关:制造业 大湾区
作者:南方都市报 来源:南方都市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