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资讯

建议构建湾区海空港群协同机制

2018-06-19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南都讯 记者魏凯 通讯员穗国规宣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拥有世界级的港口群、机场群和轨道网络,未来应该构建海空港群协同机制,共同拓展腹地。在近日于广州举行的第12届亚太交通运输发展大会暨ICTPA第31届年会上,国际交通专家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展提出了上述建议。

3.jpg

  国际交通运输界盛会在广州隆重召开

  亚太交通运输发展大会是由国际华人交通运输协会(ICT PA )主办的亚太地区交通运输行业重要的交流盛事,是亚太地区交通运输业界最大规模的沟通交流平台之一。自1995年第1届亚太交通运输发展大会暨IC T P A第8届年会成功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了11届。

  本次大会以“创新与融合-促进亚太地区交通运输新发展”为主题,设置一个主会场、“珠江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两岸四地的交通规划研讨”等多个专题会场。通过嘉宾演讲、专题报告、高峰对话等多种形式,对亚太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全球的近100家单位、3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近300位交通领域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会议。

  国际着名桥梁建筑工程大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交通的影响。他表示,今天的智能交通只是数据的整合,还没有达到管理、疏导和预防的功能。未来需要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建立一个个子系统,帮助管理城市。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杨东援教授则认为,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在扩大机动能力的同时,也产生了控件资源再分配问题,以及社会阶层生活质量进一步分化的危险性。他认为:“新技术的出现涉及很多社会伦理问题,例如,自动驾驶技术应该更多地关注行人的安全,还是驾驶者的安全?这都需要我们去思考。”

  解决堵车难题需要“复方合剂”

  对于目前各大城市均存在的交通拥堵难题,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杨东援教授认为,治理交通难在其综合性,并不是单纯通过交通手段就能解决,需要的是“复方合剂”。在交通领域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绝非单纯指基础设施建设,也并非可以“就交通讨论交通”。不改变城市的空间联系结构,不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不注重城市社会空间分布所造成的问题,城市交通对策只能说是“喝止疼药”。杨东援认为,未来需要构建的是不依赖小汽车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公共交通为主题的综合交通服务体系,具有创新性的交通技术保障体系,以及围绕智慧管理的决策支持体系等。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邓兴栋则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进入更紧密协作与融合的发展阶段,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协作与融合的黏合剂,湾区已经拥有世界级的港口群、机场群和轨道网络,未来应该以海空港协调发展为抓手,优化枢纽网络体系,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推进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强化联络通道建设,共同拓展腹地,探索制度创新、构建湾区海空港群协同机制。

相关:湾区 海空港群
来源:南方网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