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创新

共享护士规范还在路上

2018-06-0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80604111018.jpg

制图/潘刚

病人静待家中,护士接单上门……“两全其美”的新型护理服务也有不得不防的风险

文/记者 李妹妍

在手机APP下个订单,即可呼叫专业护士到家中提供打针、换药、照护等服务?你没看错,“共享经济”的大潮下,“共享护士”正在走进普通居民家庭。

这一护理方式的出现,既可大大缓解紧张的医疗服务资源,又能最大限度地方便患者。羊城晚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这看似两全其美的护理方式,服务、收费都尚未形成规范,让用户和从业人员都有些不放心。不少从业者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行业准入标准和法律监管亟待跟进。

护士上门:

以前折腾半天如今家中坐等

“随着社会越来越老龄化,上门医疗护理也变成了刚需。”作为独生子女,广州市民陈先生时常感觉养老压力山大:自己小家在天河区,70多岁的父母住在海珠区,父亲高血压,母亲要定期换尿管,每次一大早回家扶老人下楼坐车,再到医院挂号、排队、导尿,大半天时间就过去了,“每次上医院,我最少都要向公司请半天假。”

从母亲的病友处听说,如今有一些APP可以直接预约护士上门服务,陈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母亲预约了一次上门导尿护理。“一个更换尿管护理套餐是158块钱,比医院贵,但方便很多,年轻人和老人都不用折腾去医院等半天。”

陈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在某上门护理APP注册的护士许丽(化名)告诉记者,在她服务的医院,病人换尿管要先去门诊挂号等医生开单,拿单缴完费后再去诊疗室排队等待更换,每个环节排队下来就需要一两个小时,“实际上更换尿管,十多二十分钟就可以搞定。”

她做过一个统计,在上门服务的订单中,十个就有九个是子女给老人预约的,“老人要上门的大多是换尿管、换胃管这些,子女一般不在身边不方便照顾。”

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大。全国老龄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仅2017年,新增加的老年人口就超过一千万。国家卫健委此前一组调查则显示,全国有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近4000万,预计到2050年失能老人将达到9750万。

陈虹(化名)在平台上注册两年多,服务的用户已有百余人,不少也是“老”客户。“现在平台上护士多了,我也是有空的时候才看一下,一个月就接3—4张订单,最多的还是帮老人家打打针,换换尿管。”

在她看来,在手机上一键预约护士上门服务,不但提升了老年人的护理质量,也减轻了子女的护理压力,“花费多一点钱请护士上门,省下去医院排队等候的时间,有很多人愿意为这样的服务买单。”

APP涌现:

收费、服务尚未有统一标准

那么,预约护士上门服务究竟要多花多少费用呢?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应用市场上以“护士上门”为定位的APP有十多个,如北京的医护到家、金牌护士,广东的U护,福建的共享护士等,但各平台服务收费等并无统一标准。

以注射为例,记者对比发现,各护士上门APP中上门注射1次的价格从80元到139元不等。根据2017年7月15日起执行的《广州地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普通门诊诊查费10元之外,门诊肌肉注射价格分别是:三级医院1.94元,二级医院1.75元,一级医院1.55元——而这也意味着,仅注射这一项收费,App平台上的上门价格就是三级医院的6到11倍多。

与此同时,不同平台推出不同的套餐,收费也千差万别。如导尿服务,“医护到家”将留置尿管、拔除尿管、健康指导统一打包,收费为189元/次;而“U护”用户可以选择膀胱冲洗、拔除尿管等单项,每项收费30元/次,外加50元上门费,也可选择更换尿管护理套餐,收费为158元/次。

不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名平台负责人均没有正面回应收费标准的问题,有负责人表示项目有多种套餐,下单越多折扣力度越大。

在项目收费之外,各平台的服务内容、审核机制方面也并没有统一标准。

以“医护到家”为例,用户只需通过手机验证码登录APP,并在个人中心完善个人信息即可完成注册。完成身份认证后,用户在下单时还需要填写患者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并上传此前的就医证明如处方、药品等。

“对于用户提交的信息,系统自动审核一部分,还有1名全科医生和6名护士进行人工审核。”医护到家COO解琦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对于所有服务项目,用户都必须提交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药品和病历证明,经系统和人工评估后仍可疑的信息,该用户将不能完成下单,“比如说导尿,一般认为用户为老年人,如果中年男性或年轻男性下这种订单,又没有既往病史,我们会判断其目的可能不纯。”

而在“U护”上,用户需在注册时同时填写被服务人员信息,包括病情说明、医保类型、护理需求和身份证号码。

“病人在U护平台上提交注册信息后,我们要先安排医生上门评估,评估适合居家护理的才能完成注册。病人在平台下的每一个单,都是先到医生这边,医生确认后再分发给护士。”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吴育雄告诉记者,该平台病人和护士之间,还有一道医生把关,“护士只执行医嘱。”

政策真空:

出了问题谁能扛?

去年,许丽发现,身边的许多同事也注册APP加入了护士上门服务,“在平台上上传护士证、执业证、身份证,3—5天审核通过之后就可以接单了。”

在她工作的三甲医院,两名护士要照看50个病人,上班时间连喝水吃饭都要掐时间。“三甲医院收入和工作量不相符,导致年轻护士的流失率很高。”在她看来,病人足不出户可以享受到专业护理,护士上门进行打针、换药,也可以将技能变现,这份“兼职”几乎算得上是“双赢”。

但华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胡悒萍对此持谨慎态度。她认为,目前共享护士上门提供服务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对护士本身和其执业的机构而言都有风险,“万一出现医疗纠纷,谁能够承担责任呢?”

事实上,“共享护士”在执业医疗机构之外提供医疗服务,仍被认为与现行的护士执业制度相抵触:根据2008年实施的《护士职业注册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护士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执业地点从事护理工作。2017年3月上海市卫计委就曾明确表示,护士跟网约平台签约的问题涉嫌违规。

“各个省市都有各自的做法,一些平台受到一些地域性跟政策性的条件所限制。”注册地位于上海的E护通调整了业务范围,从护士上门转为医院内护工服务,负责平台运营的罗小姐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目前相关的国家政策尚不明朗,“政策层面如果放开的话,业务推进将比较容易。”

去年初,国务院公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强调“医护到家可以促进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时间的融合资源”,而北京、广东、天津等地相继出台护士区域注册的规定,护士在本行政区域内任何一家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注册后,即可同时在本行政区域内多个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这被认为扫清了“共享护士”的关键障碍。

5月1日开始实施的广东省卫计委《关于护士区域注册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护士在任一执业机构执业中发生医疗事故或纠纷,由发生医疗事故或纠纷的当事医疗卫生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处理。

但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平台能不能算医疗卫生机构?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法。

许丽咨询了多个平台,得到的回答都很含糊:“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平台会尽量协商,但是我的责任肯定跑不掉。”

业界建议:

准入标准法律监管应跟进

“目前上门操作遇到的都是正常的情况。”陈虹在广州某二甲医院当了三十多年护士,也是U护平台最早的一批注册护士,在她看来,上门服务存在医疗风险,责权利的边界需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完善,护士也要注意自己的操作规范,“尽量接风险低的单,三查七对一注意绝对不能少。”

“随着政策的放开,服务标准也会逐步清晰、统一,我们做的事可以有参考依据了。”解琦表示,平台一方面会免费为用户与护士双方购置综合意外险、医责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另一方面也会严格审核预约订单,排除风险较大的预约。

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监管规范的问题。

他认为,在国家层面首先是要规范监管,上门一旦出现纠纷,如何去划定责任,“实际上滴滴等做的事情都是我们学习的方向,包括一些人脸识别科技、AI分析的算法,我们都慢慢在往系统里植入。”

“我们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发展,譬如在家输液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我们就坚决禁止。”吴育雄强调,医疗是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特殊服务,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医护行业的特点和服务要求,研究制定高起点、高水平的行规标准,同时在准入、责任、医疗风险等方面规范引导,保障上门诊疗的安全。

他建议,不要为了预防风险就一棍子打死新生事物,“希望可以将护士上门以家庭建床费或者什么名义部分纳入医保报销,上门护理也可以仿效商业机构运作购买相关保险,既方便患者,也抵御风险。”

相关:共享护士 规范 路上
作者:金羊网 来源:金羊网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