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资讯

深圳脊梁如何引领大湾区发展?

2018-04-0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80404111827.jpg

论坛上,嘉宾们共话中轴提升战略引领和辐射带动。

晶报讯(记者 张丹珣/文 通讯员 赖志豪/图)昨日,在深圳市发改委的指导下,福田区与龙华区联合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港深莞)中轴提升战略论坛”,通过专家主题演讲、自由论坛等方式,共同探讨中轴提升所面临的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为中轴提升战略实施出谋划策。

“恰逢其时”的论坛

正如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所说,这个论坛开得“恰逢其时”——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将在不久后发布;国务院批复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正拟打造可持续发展全球创新城市;正在编制中的深圳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也强调推进中轴建设。在这样的形势下,研讨粤港澳大湾区东岸中轴提升战略的意义不言而喻。

去年3月,比肩世界三大湾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不难发现大湾区东岸区的发展程度高于西岸区,事实上东岸区也已经形成了以香港、深圳、东莞、广州为主要城市的发展轴线,其经济总量占据了大湾区经济总量80%以上。从范围上看,中轴范围是指从深圳福田区、龙华区向东莞市延伸,主要包括深莞中部地区,具体包括河套、福田区、龙华区、光明新区、龙岗区坂田街道以及东莞塘厦、凤岗等地区。作为深圳在中轴线上的两个主要区域,福田区和龙华区在中轴提升上既有“兄弟情深”——福田区与龙华区在地域上直通相连,在产业结构上互利互补,市委市政府提出“中轴提升”重大战略,有意将两区打造成深圳“脊梁”;也有各自的理解和规划。

福田:

南北贯通,推动中轴发展

福田区已先期推动福田中轴的规划建设。以深圳CBD为核打造中央活力区,北启梅林-彩田片区“深圳智谷”向龙华延伸,南接皇岗-落马洲河套地区与香港共建“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西沿深南大道延伸至香蜜湖打造深圳国际金融街,东沿深圳中心公园两侧布局总部经济产业带,贯通南北的产业布局正在形成。在此基础上,福田区将继续加强内外联动,打造广深港综合交通“大动脉”。通过皇岗口岸、福田口岸、福田火车站、深圳北站等重要枢纽和广深港高铁,由福田区南接落马洲河套地区、连通香港西九龙,北穿梅林-彩田、龙华-观澜,直达广州、东莞,串接香港和珠三角各大城市,将深圳中轴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城市发展新轴带新标杆。

龙华:

三大优势,提供强大后劲

龙华区则提出,在推进中轴提升过程中,龙华有自己的优势。在区位交通优势方面,龙华位于全市地理中心,坐拥国家级高铁枢纽,都市核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彰显;在产业基础优势方面,龙华是全市的产业大区,先进制造业发达,产业体系完备,工业园区众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市创新创业团队总量均居全市前列,产业创新主力区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后发优势方面,龙华已迈入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奋勇后发赶超,争当尖兵。实施中轴提升战略,龙华有信心也有能力提供强大后劲和鼎力支撑。

论坛智囊语录

刘旭(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部副主任)

建议开放高等院校在中轴线上开办分校或独立学院,布局一批开放式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置和载体,补齐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短板。

王缉宪(香港城市大学教授、中国城市交通规划与研究学会特邀委员)

中轴的区域协调效应,不止在企业间,也应在企业和周边活动之间。

马向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湾区时代的三个趋势,一是横向分工加强,二是水陆双轴驱动,三是知识经济转型。

●中轴在湾区时代中扮演的是创新角色,要提供好的关系空间、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供给,为创新留空间。

●只有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才能发挥中轴的最大潜能。政府边界问题会导致不同行政区之间的公共服务效率降低。例如行政边界到哪儿,轨道就只能修到哪儿,在创新服务方式的基础上涵盖周边的公共服务,才能发挥中心区的潜能。

曲建(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深化粤港澳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中轴区,很有可能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一个突破口。

●如何处理好产业转移,尤其是在近几年技术类产业搬迁数量增多后,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除了“筑巢引凤”,我们还需要想办法为企业找一个新的市场。

●企业想从“养猪”转化为“养熊猫”,政府也应做好从“猪圈”向“熊猫馆”的环境搭建,这样才能实现中轴高质量发展。

相关:深圳 脊梁 大湾区
作者:晶报 来源: 晶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