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建言

各路专家齐聚中山 探讨如何建设大湾区创新人才高地

2018-03-29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吴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中央人才协调小组特聘专家)

张传卫(全国人大代表、省工商联副主席、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至颖(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中国未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彭春华(广东省委党校省情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中山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人才工作是重中之重。论坛内专家们围绕主题深入探讨,论坛外许多高层次人才也各抒己见,建议中山通过打造一批高端平台和完善配套服务等系列举措,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实现人才产业共兴,二者相得益彰,从而助推伟人故里再次腾飞。

吴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中央人才协调小组特聘专家)

建设大湾区人才联盟

如何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成为摆在中山面前的一个课题。在论坛上,吴江作“区域人才发展一体化的理论创新”主旨演讲,建议推进大湾区人才发展一体化。

吴江表示,人才在大湾区建设中非常重要,为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湾区各城市要建立人才合作联盟,整合人才工作资源,形成以港澳、广深为引领、以珠三角其他城市为骨干、连通海内外、辐射粤东西北的创新人才集圈。

“人才一体化发展可以使成员城市间的人才竞争有序化,人才专业化分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使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更加充分和优化;促使成员城市的人才资源向统一的大市场转换,自由流动市场扩大,从而使成员城市获取人才红利与创新规模效益扩大;另外,一体化人才政策协同与服务标准化的约束效应,将促使成员城市投资环境和宜居宜业环境大大改善,会吸引成员城市企业扩大投资和转型升级,也能吸引非成员城市的人才向成员城市转移集聚;同时一体化人才组织通过协议性城市分工形成人才与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的比较优势。”吴江说,未来人才安全问题将成为建设人才强国始终面临的最大挑战,区域人才一体化将能够对抗全球化人才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消极因素。

吴江表示,区域人才一体化的实质是人才全球化流动与全球化竞争的产物,其内在动力是共同面临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供求矛盾,而外在的压力是高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愈加激烈,中美之间的贸易之争所反映的就是中国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人才短板问题。

对于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吴江建议牢固树立区域人才共享发展的战略意识,努力营造区域人才一体化的法治环境,必须要有跨行政区的人才管理协调机构和协议制度,建立非政府主体参与人才合作的机制化途径,建立科学的区域人才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评价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的比较优势明显,其积聚效应也会呈几何倍增加,大湾区建设本身就会带来人才的积聚效应,其未来能吸引更高端的人才,建议中山在发展中找准定位,从而精准定位需求人才。”中山如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吴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张传卫(全国人大代表、省工商联副主席、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认同知识资本留住高端人才

从配电箱生产者到新能源领航者,主力产品售价从一台1000元增至1000万元,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仅用了短短的14年。在高峰论坛上谈及明阳集团的蜕变,张传卫颇有感触。在他看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背后,人才战略贯穿始终。

张传卫说,明阳集团是中山本土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中山是产业高地,省委、省政府对中山的一个定位就是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既然是世界级现代装备 制造业基地,就需要世界级人才聚集。”张传卫表示,明阳集团在留住高端人才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认同知识资本,实施了“双百培育、重用领军、鼓励创业”的人才战略,为实现“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愿景构筑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明阳集团为领军型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量身订制激励机制,吸引国际、国内领军型顶级人才加盟,为推荐和引进领军型人才做出贡献的人设置伯乐奖,让领军型战略人才受重用、有价值、有地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能力。”张传卫介绍,明阳先后引进全球四批高端人才,共110多人,带来企业效益呈几何倍增长。2000年,明阳集团引进了以吴步宁为首的电力电子及自动化工程研究团队,促成了企业从研发输变电设备,到拥有大型节能和电力电子装备核心技术的第一步转型。2006年,明阳集团引进了以曹人靖为首的风电研发设计团队,促成了企业的再一次转型。2012年,明阳集团引进了以朱荣华为首的海上风电工程研发团队,奠定了集团在中国海上风电工程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2013年,明阳集团引进了以杨翠柏为首的光伏及高端芯片工程研发团队,实现了第三代光伏技术和高端芯片的产业布局。

张传卫说,明阳集团的人才群架构实现了市场导向的布局与设计,由此奠定了强大的技术群,这个创新技术群又反哺了人才结构的延伸和裂变,进而支撑起整个企业甚至产业的树状研发机构,形成内部的技术供养与技术升级。从明阳集团发生的每一次产业转型升级来看,都是在引进培养领军人才、组建强有力的技术创新团队的基础上实现腾飞。可以预见,随着全球技术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明阳集团由领军人才所引发的“雁阵效应”将越来越明显。“认同知识资本,留住高端人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高地就有了 ‘第一资源’。”张传卫说。

林至颖(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中国未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完善政策配套留住人才

“香港特别行政区18-35岁的年轻人,很多人都有创业的意愿,而吸引他们来珠三角城市工作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出行、保险、居住、教育资格认定等问题。”林至颖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首先在政策配套上要完善,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年轻人到珠三角城市为例,得解决医疗保险使用问题、出行便利问题和教育资格互认等问题。

“留住人才还要精准对接人才专业,同样以香港特别行政区年轻人专业为例,香港的设计行业发达,如果到珠三角城市工作,也需要相关产业能精准对接,就是人才和产业之间要信息对称。”林至颖表示。

彭春华(广东省委党校省情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以产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最具流动性的资源。”彭春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对标世界上其他三大湾区,而东京湾区以超发达的工业制造业闻名于世,旧金山湾区以生物技术、电子信息闻名,纽约湾区以金融中心著称,而粤港澳大湾区内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金融业、珠江东岸的电子信息产业、珠江西岸的先进制造业,“下一步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高地,最重要的大湾区的这三个重点产业为载体,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

彭春华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各城市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招海内外人才,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升和巩固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

相关新闻

“千人计划”专家支招说 :

人才比较看重“政务效率”

“千人计划”专家代表、中国证监会研究院总监李正辉告诉记者,他在澳门政府工作过一年,澳门与中山两地人员、经济往来频繁。

“中山的人文、产业方面非常有特色,人才工作有不少创新的实践。李正辉说,自己从事的是金融行业,所以建议中山在引进金融人才方面多做考虑,“在与中山企业对接的时候发现,他们在引进金融人才方面有很多需求,我回去以后也会跟‘千人计划’专家中的金融人才加强联系,更多地组织他们来中山做进一步的对接服务。”针对金融人才的引进,李正辉建议,中山相关部门要一起联合研究,为金融人才与本地产业对接创造更多机会。

“我首次来到中山,第一感觉是交通非常便利。”“千人计划”专家范建林是江苏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承担了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等,拥有十多项集成电路设计专利技术。他告诉记者,无锡和深圳航班来往非常多,他上午从无锡坐飞机到深圳非常方便;然后他从深圳坐船到中山,仅用了45分钟。“如果未来深中通道通了,从深圳过来也就二十多分钟,这样便利的交通优势,对企业到中山落户以及中山吸引人才,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王旭是国际大学创新联盟国际人才创新合作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这次他们从北京请来两位“千人计划专家”到中山与企业合作对接。因常年跟专家打交道,他告诉记者,对于顶尖专家来说,他们考察一个城市的投资环境,最看重的是研发成果和团队能否迅速落地,政府的服务效率如何,研究成果能否较快实现产业化。他建议中山市可针对专家项目成立专门的服务小组,对引进的人才团队实行“一对一”的服务,帮助人才团队尽快适应当地环境,尽快了解市场环境,尽快缩短成果的转换周期。

中山招来的“女婿”这样说:

“政策红包”吸引人“事业平台”成就人

“中山正处于产业发展转型的阶段,拥有电子信息行业的产业基础。”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博士后陈东伟表示,中山良好的人才政策和创业环境是吸引他落户的原因,“中山是一个非常适合创业的城市,给我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和人才保障,比如是购房补贴的保障。”

去年年底,陈东伟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进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工作。“陈东伟表示,当前人才就是竞争力,各地都在抢夺人才资源。相比之下,中山政府、企业、高校非常务实,他去年年底到中山,不到半年时间各项人才政策的优惠都已落实到位,是人才“18条”政策的受惠者。例如:“基于云端协同和柔性物联的通用服务机器人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启动经费30万元,市政府给予的购房补贴30万元等。“9月份孩子入学的手续也在办理中。”他说,全家人已在中山开始了新生活。

除此之外,陈东伟还在中山加入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这将帮助他获取更大的平台,开展科研活动。“我们这个团队围绕物联网和智能家具领域,切合中山的产业发展需要。”陈东伟表示,目前在科研领域很难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去攻克一个技术,以团队平台进行技术互补,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更有优势。团队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争取更大的平台,更好地与企业合作科研开发,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服务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大湾区
作者:郭锦润 来源:中山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