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股市

港交所宣布了重大改革新政 拟为部分公司打开香港IPO的大门

2018-03-20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5.png

年初,港交所宣布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新政,拟为同股不同权企业,以及符合条件的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打开香港IPO的大门。“橄榄枝”甫一抛出,国内多家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或将赴港上市的消息相继传来。

近期,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复星医药旗下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最快将于今年下半年在香港上市,可能融资至少5亿美元。

对此,复宏汉霖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刘世高博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回应表示:“关于上市的事情还没有在董事会形成决议,不方便置评。”

此前,复宏汉霖曾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股转系统”)提交了挂牌新三板的申请材料,却一直处于排队状态停滞不前。而就在近期,复宏汉霖宣布获得约1.9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这被外界视为传递了IPO的意向。

“公司一直未有盈利,而持续研发投入的资金需求非常大,此时恰逢港交所新政窗口期,去港股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位接近该公司的不愿具名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或改道赴港上市

复宏汉霖成立于2010年2月,由复星医药(集团)与刘世高、姜伟东等美国科学家团队合资组建,是复星医药旗下重要的单抗药物研发平台。

根据复宏汉霖管理层报表,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的总资产为11.19亿元,净资产3.59亿元。2017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9万元,亏损幅度扩大至1.45亿元。由于所有产品仍均处在研究或者临床试验阶段,未有产品上市销售,复宏汉霖至今未有盈利。

新药研发本就是个长周期、高风险且“烧钱”的游戏。与化学药物相比,单抗类药物研发风险低、成功率高,但研发技术壁垒很高,规模化工艺培养和纯化质控难度非常大。国际大药企对于一个单抗药物的投资成本都在1亿美元以上。

据复星医药财报披露的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30日,在研的其中5个主要单抗项目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达到6.48亿元。而据刘世高透露,8年来,复宏汉霖已累计投入8亿多元的研发经费。

事实上,鉴于新药研发与产业化的巨大资金需求,复星医药早在酝酿将复宏汉霖分拆出来,建立独立的融资平台。

将复宏汉霖分拆送上资本市场的第一个方案选择的是新三板。2016年8月,复星医药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复宏汉霖改制并申请新三板挂牌的议案。2016年12月底,复宏汉霖向股转系统递交了挂牌申请材料,主办券商为中金公司。

股转系统的挂牌审查公开信息显示,复宏汉霖的挂牌申请早在2017年3月1日就进行了第一次意见反馈,但此后便再无进展更新。

“挂牌新三板的排队时间并不需要太长。一般来说,从递交材料至拿到股转同意挂牌的函件,正常的只需要3-6个月时间。”某券商场外市场部总经理张行(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复宏汉霖自第一次意见反馈后就再无下文,算下来排队时间已经有1年多,可以推测上新三板的计划已经被搁置。”

不过,这并未耽误复宏汉霖的新一轮融资。今年1月10日,公司对外宣布1.9亿美元规模的融资顺利完成。

据悉,此次定增由专注医疗健康领域的老牌PE高特佳领投。其中,复星医药旗下的复星医药产业出资5000万美元,其他由高特佳领衔的7家机构合计投资约1.4亿美元。

复星医药表示,本次增资扩股所募资金将用于复宏汉霖的研发和日常运营。此次定增完成后,复宏汉霖的估值已达到15.4亿美元(约合100亿元人民币)。复星医药对复宏汉霖的持股比例则由67.53%稀释至62.44%,仍为控股股东。

此外,时代周报记者从多位医药行业投资人士处获悉,近期复宏汉霖正在物色财务总监和董秘人选,也可能由复星方面派人兼任。

前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大额融资,一方面缓解了复宏汉霖的高昂研发投入压力,另一方面或许是在为上市准备“粮草”。结合公司近期动作来看,不排除赴港IPO的可能。

首款单抗有望年内上市

单抗药物因其靶向明确、毒副反应低,在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等领域获得巨大市场,现已成为全球药企争相布局的热门研发风口。

据EvaluatePharma数据统计,2015年,单抗药物全球销售额已达916.3亿美元。2016年全球药物市场销售额TOP10品种里,单抗药物占据半壁江山,5个上榜的单抗药物年销售额均在60亿美元以上。其中,阿达木单抗以年销售165亿美元居首。

国内市场尽管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很快。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单抗药物市场规模约75亿元,增速为22.3%。国内市场仅有16个单抗药物上市,包括10个进口和6个国产。

“目前国内单抗市场基本被进口原研产品垄断,价格高、医保覆盖不足制约了市场的发展。”国信证券分析师谢长雁指出,未来随着医保对单抗药物的覆盖加大,以及国内单抗产业的发展,市场将继续维持高增长。据预测,到2020年国内单抗药物市场有望达到280亿元。

复宏汉霖是国内单抗研发头部企业之一,在研管线丰富。最新公开资料显示,复宏汉霖目前共有9个产品、14项适应病申报临床试验,其中已有1个产品正在申报上市,2个产品在临床Ⅲ期。

从研发管线来看,复宏汉霖采取了从单抗生物类似药(Biosimilar)到单抗创新生物药(Innovative)的策略。

生物类似药方面,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复宏汉霖临床时度最快的前五个项目,均为全球“重磅单抗”的生物类似药,可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胃癌、转移性结直肠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在将生物类似药推上临床后,复宏汉霖又聚焦VEGFR2、PD-1、PD-L1等重要靶点,先后开发了10余个治疗肿瘤的生物创新药。

在研产品中,利妥昔单抗类似药有望率先上市。今年1月份,该产品的注册申请被CFDA纳入了优先审评程序。

这意味着,历时8年多,复宏汉霖的首款单抗距离正式上市仅有一步之遥了。业内人士预计,该药有望在今年获批,成为这一品种的首款国产类似药,与原研药正面展开竞争。

除此之外,曲妥珠单抗类似药、阿达木单抗类似药也已进入Ⅲ期临床,研发进度均处于国内前三之列。时代周报记者还了解到,复宏汉霖的生物类似药均采取的是与原研药头对头临床试验(非安慰剂对照试验),工艺过硬。

随着多个重磅产品将陆续进入收获期,复宏汉霖在一级市场的估值也是水涨船高。2016年6月,复宏汉霖完成首轮对外融资,由华盖资本领投1900万美元,彼时企业估值仅约5亿美元。而最近完成的新一轮融资,估值已达15.4亿美元。前后不到2年时间里,复宏汉霖的估值增长了2倍多。

据悉,为加快产品上市步伐,复宏汉霖的曲妥珠单抗类似药(HLX02)以及单抗创新生物药都在推进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其中,VEGFR2靶点的HLX06、EGFR靶点的HLX07和PD-1 靶点的HLX10 均已获得中国、美国、台湾三地临床批件。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是目前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推荐的一种临床试验策略。CFDA为加速国内创新药的发展,对境外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数据也持开放态度。

推进国际多中心临床也是为国际化做准备。

刘世高透露,复宏汉霖生物类似药的国际化战略非常明确,就是质优价廉。“我们既有对标欧盟EMA的质量标准,同时立足中国,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我们可以凭借这些优势进入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跟当地的、欧美的公司进行竞争。”

相关:港交所 香港 IPO
作者:时代周报 来源:时代周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