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医疗

2018:五大动作建设健康广东

2018-03-18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80319113601.jpg

大医院开到农户家门口 邓勃 摄

金羊网特派北京记者 丰西西 实习生 徐娇洋

近年来,广东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健康广东建设,努力把广东建设成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2017年,广东全面启动综合医改,初步实现了“立柱架梁”的阶段性任务。2018年,“建设健康广东”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广东将紧紧围绕“开新局、补短板、建高地、促医改、保健康”五大工作重心,推动健康广东建设再上新台阶。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强基层是广东医改的首要任务。2017年,广东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全部开工,54家县办公立医院升级建设、40家县级急救体系标准化建设项目、4000个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顺利开工。除了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的硬件设施建设,为基层输送人才也是强基层的关键。2017年,广东完成对7584名基层医生的培训培养任务,培养县级医院学科带头人120名,推进“千医下百县”,已有逾1700名三甲公立医院中级以上优秀人才下基层服务,基层医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全省所有三级医院参与建成医联体

医联体建设是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2017年,广东全面启动医联体建设,目前共建成医联体349个,163家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为解决全省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充分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7月15日起,全省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对14个市165家监测点改革七周的数据分析显示,门诊患者次均门诊药费较改革前下降7.0个百分点,患者次均住院药费较改革前下降 10.0个百分点。据介绍,广东将尽快启动取消耗材加成的改革工作。

案例:

深圳罗湖医联体向全国推广经验

2015年8月20日,深圳以罗湖区为试点,启动医疗机构集团化改革,整合罗湖区人民医院等5家区属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成立唯一法人机构——罗湖医院集团。通过构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打通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通道,探索“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

启动医改两年多来,罗湖区每万人全科医生数已经达到3.02人。罗湖医院集团2017年上半年门急诊量达到210.7万人次,其中社康中心门急诊量达到了89.75万人次,同比增长53.68%。

2017年9月,在全国医联体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罗湖医联体改革获点赞,并向全国推广经验。

南粤回响

改善医疗服务 保障群众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鼓舞了斗志,指明了方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国家援藏医疗队队长李建军感到十分振奋。2016年起,他所在的医院开始援藏医疗工作,定点帮扶仲巴县。“两年来,队员们克服严重高原反应,为当地居民健康保驾护航。”他表示,接下来将和援藏医疗队的队员一起,为建立一支永驻边疆的医疗队而努力奋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表示,目前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边远及乡村地区。他所在的医院通过建设医联体及专科联盟的形式,把优秀医疗人才及优势医疗技术向基层下沉,让边远及乡村地区的老百姓能就近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作为医务工作者,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追求和向往,就是我们努力工作、守护生命、保障健康的使命和职责。”

(丰西西 徐娇洋 林伟吟 伍晓丹)

数据

全省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04人;

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450元;

2017年1-10月,57个县(市)县域住院率平均达到80.5%;

边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提高至每人每月800元;

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卫生站补贴每年每行政村补贴提高至2万元;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选取了15个县(市、区),每年投入500万元开展医联体建设试点。

相关:动作 建设 健康 广东
作者:丰西西 来源:金羊网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