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口增长密码:广州何以吸引人们落地生根
2018-03-07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2018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
日前,广州统计局发布2017年的人口数据,广州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449.84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了45.49万人。而事实上,近三年,广州常住人口增量保持稳增长,分别达到42.06万人、54.24万人、45.49万人。
人口增长背后的密码是什么?有关专家表示,人口持续“用脚投票”体现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广州的发展潜力依旧备受看好。未来城市竞争是人口的竞争。特别是在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的背景下,人口增加,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政府能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可以预期,产业发展机会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将与人口增长将形成良性互动。
广州常住人口保持增长
白云、番禺、天河三区增长最为明显
2月份,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先后发布常住人口数据。2017年,京沪的常住人口同时下降,而广深依旧保持较快速增长。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449.84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了45.49万人。而事实上,近三年,广州常住人口增量保持稳增长,分别达到42.06万人、54.24万人、45.49万人。
从市到区,不同的区域呈现不一样的人口增长特点。
2017年末,11区常住人口数据分比为:越秀区116.38万人,荔湾区95万人,海珠区166.31万人,天河区169.79万人,白云区257.24万人,黄埔区109.2万人,番禺区171.93万人,花都区107.55万人,南沙区72.5万人,从化区64.21万人,增城区119.83万人。数据上看出,白云、番禺、天河为前三的人口大区,这与2016年末的趋势基本一致。
结合2016年末常住人口数据分析,越秀区116.11万人,荔湾区92.5万人,海珠区163.79万人,天河区163.1万人,白云244.19万人,番禺164.11万人,黄埔108.26万人,南沙68.74万人,增城114.53万人,花都105.49万人,从化63.53万人。
从中看出,白云区是人口增长最多的区,增加了接近12万的人口,紧随其后的是番禺,增加了7.8万人口,天河增加了6.8万人口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其他8区也呈现1至4万不等的人口增长。值得留意的是,越秀区常住人口仅增长了2700人,但其依托优质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吸引人口落户,依旧成为全市唯一一个户籍人口超过常住人口的区域;而白云区的情况正好相反,常住人口继续领跑11区,并占全市的17.7%,达到257.24万人,但该区户籍人口只有98.92万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相差达到近160万人,这说明白云依旧是外来人口集聚的重镇。
日前发布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指出,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目前还有550万人口空间,按照数据分析,从2018年至2035年,平均每年还有30万左右的人口增量空间。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胡刚认为,人口持续“用脚投票”体现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广州的发展潜力依旧备受看好。
百度地图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进一步为此佐证。《中国城市研究报告》选取了中国60个主要城市,通过大数据客观反映城市人口吸引力和城市交通的状况。其中在人口吸引力指数中,北上广深继续全国领跑,广州位居第二,高于北京、上海,仅次于深圳。此外,报告还指出广州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是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清远等周边城市,显示出超大城市的虹吸效应。
珠三角各地放宽入户门槛
广州户籍人口增长超过27万人
常住人口增长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户籍人口数据能说明另一些特点。
2017年末,广州市户籍人口达到897.87万人,比2016年末870.49万人增加27.38万人,占常住人口增量的6成,户籍机械增长(迁入减迁出)人口13.35万人,户籍自然增长人口14.01万人,人口落户呈现良好的态势。
有专家指出,事实上,大城市的常住人口已经代表了人们“用脚投票”的结果。但户籍政策往往更能释放一种信号:城市有没有提供真正让人留下并享受均等服务的可能性。这也关系到,常住人口能否变得更加稳定。
今年开春,珠三角各地先后取消积分入户并降低户籍准入门槛。2月2日,《东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获审议通过,东莞市将取消积分制入户,实施“两个五年”入户条件;1月19日,《中山市流动人员申请积分制管理须知(2018年度)》公布,与往年不同,这次积分制受理不再包括入户。这也意味着中山施行8年来的积分入户管理退出历史舞台,当日,距离珠海取消积分入户政策正好一周年。
早在今年1月份,广州就印发《广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方案》,将进一步放宽落户渠道和落户年龄要求,吸引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技能人才、留学生等不同层次人才在广州落户。同时提出,今后广州将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广州市居民户口,实现户籍“一元化”的变化发展要求,并取消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迁入前置条件。《方案》特别指出,广州将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积极有序推进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
记者梳理发现,针对来穗人口逐年增多的趋势,积分入户制度近年来也不断地进行调整,适当放宽。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广州外来人口数目为362.92万人,2015年为495.92万人,2016年为534万人,人口数目逐年增长。而相应地,广州的积分入户指标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4年的指标为3000个,2015年的指标为4500个,2016年增长至6000个,而2017年与2016年持平。
跟2016年相比,2017年积分入户条件由6个缩减至5个,即不再将符合计生政策作为入户前置条件。事实上,早在2016年,为激励来穗人员安居乐业,《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和细则就在2014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
其中,将原来按缴纳“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时间长短进行排名,修订为按缴纳“医疗保险”和持“居住证”时间长短进行排名。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表示,此项修订是以更科学更合理的规则为在广州长期作出贡献的来穗务工人员入户畅通渠道,激励来穗人员真正在广州“安居”“乐业”。
在胡刚看来,从户籍人口及政策出台窥见,入户门槛的放宽一定程度刺激人口的增长。人们愿意到广州入户、落地生根,说明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幸福感不断提高。
人口增长背后意味着什么?
这里工作机会更多、公共服务更好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人力人才资源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
胡刚认为,人口和人才向一线城市、省会城市靠拢的趋势越发明显。彰显城市的经济活力,不仅在于能够给不同层次的人创造发展机会,还在于能够为人口和人才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综合实力均衡的广州,成为很多人就业、创业、投资、生活的重要选择。”
广州市商务委数据显示,富士康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思科智慧城、国新央企运营投资基金等百亿级大项目先后落户落地。乐金显示、广汽丰田、百济神州等394家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涉及合同外资57.5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占全市合同外资的42.9%。目前,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已达297家,投资项目921个。
湖北人张健存1985年出国,博士毕业之后,他成为了第一批在硅谷工作的留学生。2005年,他回国到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开展新药研究,至今在广州落地生根已有12年。“广州是我最后一份工作的地方。”他说,这里吸引他的是华南最优的学术研究条件以及科技、产业发展的环境配套。
人口的增长必然对公共服务提出更好的要求。《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提出,要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去年以来,广州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优质公共资源外扩趋势越来越明显。以白云区为观察坐标,去年11月底,广州市铁一中学白云校区项目正式签约落户;12月初,白云区与广州市土发中心拟定在白云新城中心区域建设培英中学北校区。短短一周时间内常住人口最多的白云区迎来了两家名校。据了解,白云组建了三大教育集团,并以“外引”与“内育”方式积极补齐教育等优质公共服务的短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记者翻查2016年和2017年各区预算情况发现,外围区域在教育、医疗领域的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持平或超过了中心城区。2016年教育领域预算方面,增城区、白云区、海珠区、番禺区、天河区、荔湾区6区预算超过20亿元;而到2017年,黄埔区的教育预算支出超过了20亿元大关,花都区达到19亿元,白云区和增城区更是超过了30亿元。
增城比白云多5000万元成为对教育投入最大的区域,这是该区继2016年后,再一次在教育预算中领跑各区。“未来三年,增城将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3所,项目建设总投资超过21亿元。”增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透露。
“城市版块之间并不是一味的大融合,把‘大饼’摊得越大越好。”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赵民认为,广州在搭建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空间网络体系时,特别强调了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的连接作用。同时,这些版块之前要有主次顺序,它们各自是独立的个体,个体内部有产、有城、有人。
未来城市竞争是人口竞争。胡刚分析,特别是在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的背景下,人口增加,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政府能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可以预期,产业发展机会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将与人口增长形成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