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建言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粤港澳联手打造自贸港

2018-03-07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80307111826.jpg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苏力 郑佳欣 占文平)粤港澳大湾区热度不断升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连日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纷纷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建言献策。

有政协委员建议,粤港澳联手组建自由贸易港,以自由贸易港为载体,三地共同探索并逐步统一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新管理机制。

汇聚合力打造跨区域多层次协同发展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强调发挥港澳,特别是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作用。这是港澳携手广东加大开放、互利合作的最大优势之一。

傅育宁更看重在港中资企业的作用。据他统计,香港有近4000家中资企业,总资产达20万亿港元。他说,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在港中资企业能利用好香港资金、人才和网络优势,在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作用方面大有可为。

全国政协委员、瑞德资本集团董事长魏明德建议,“联系人”要有物可连,应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统一服务平台,共同组建一支熟悉国际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和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团队。“组队”做生意,不仅推动三地共赢,更可明显提升内地企业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标准化运作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银河娱乐集团副主席吕耀东表示,打造团队需要畅通“人流”,建议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在横琴打造粤港澳产业发展示范区,允许区内人员在澳门与示范区之间自由往返,并放宽香港单牌车进入示范区。

在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温思美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一无二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特点,寻找合力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

温思美认为,不论是用好“超级联系人”作用,还是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三地亟待打造跨区域多层次协同发展机制。他提出,为推动合作,可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做法,设立国家层面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委员会。

开放探路打通制度瓶颈联手建自贸港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怡霓认为,开放倒逼机制改革,更能打通三地制度和政策瓶颈。

陈怡霓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无缝对接港澳及国际市场的一场重要探索,建议大胆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先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成功经验,创新走出一条管理体制与港澳及国际接轨的道路,成为我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试验区。

她建议,粤港澳联手组建自由贸易港,以自由贸易港为载体,三地共同探索并逐步统一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新管理机制。她表示,离岸贸易、离岸金融、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产业将是较有基础的突破口。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开放新机遇,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施宗伟透露,检疫检验部门正在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其中,葡语系国家食品交易中心、全球质量溯源体系、“CEPA食品”监管合作、国际邮轮随船检疫等项目是当前重点。

相关:全国政协委员 粤港澳 自贸港
作者:苏力 郑佳欣 占文平 来源:南方网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