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每新增三家高薪企业,就有一家在这个区
2018-01-2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去年天河新增高企超过1400家,占全市34.4%,相当于广州去年每诞生3家高企,就有一家在天河。今天上午,广州市天河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天河区区长陈加猛向大会作工作报告,透露了天河区去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眼成绩单。
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干货多多,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天河区去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
1、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预计GDP达4200亿元左右,增长9%以上,总量连续11年全市第一。
高速增长的背后是高质量发展。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9%,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80%。
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现代商贸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1%,对经济拉动作用持续提升。
新引进广汽财务公司等12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新落户重点项目50个,新增上市企业5家。
全区新增企业5.3万户、增长24.3%,其中商务服务、金融类企业分别增长51.1%和148.4%。
2、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新增科技类企业1.6万家,增长40.1%,占全市34.4%。
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00家,占全市29%。
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2家,新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24家,均居全市首位。
新增登记孵化器16家,新增登记众创空间16家,均居全市第一。
广州天河基金和天河一号、二号基金正式运行,累计投资创新创业项目8个,撬动社会创投资金近8亿元。
设立全国首座风投大厦,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全区集聚风投创投机构319家,占全市47.3%。
预计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1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16年全市第一。
3、城区环境品质持续提升——
在全市首创街区城市设计顾问制度,高标准完成临江大道等7条道路品质化提升工程。
冼村村民住宅复建房一期完成验收。潭村改造基本完成。新塘、新合公司改造全面进入复建房建设阶段,融资区完成供地。棠下新墟村民复建房部分已封顶。
德欣小区微改造基本完成,车陂北街32号大院等3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加快推进。
全面推行河长制,在全市先行先试开展“洗楼、洗井、洗管、洗河”行动,清理整顿河涌流域“散乱污”企业1468家,拆除河涌蓝线范围违法建设14.9万平方米。
国家督办的车陂涌、猎德涌等4条黑臭河涌已通过第三方评估。
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支出占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比重达86.4%。
广州中学正式揭牌、凤凰校区投入使用,天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启动立项,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完成初步设计。
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天河区第二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集体土地征收、控规调整和勘察设计招标。
区妇幼保健院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区老人院即将投入使用。
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46名、聘用制专任教师246名,柔性引进原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担任广州中学首任校长。
新增医疗机构123家,家庭医生签约人数增长1.2倍。
建成公共场所母婴室36间。
去年成绩这么好,今年天河要怎么干,南方+带你一探究竟。
关键词1:现代化经济体系
重点发展平台建设方面:
天河中央商务区要突出“存量优化”,提升标准化国际化品质化服务水平,全面打造中央活力区。
广州国际金融城要突出“增量优质”,加快稳定东区规划和土地收储整备,力争年内具备用地出让条件。
天河智慧城要加快园区扩容提质,重点推进网易总部等12个产业项目建设,力争新引进企业200家以上,新增产业载体53万平方米以上,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6%以上。
天河路商圈要加快“正佳广场-万菱汇”“万菱汇-省外经贸大厦”地下连廊建设,完成标志性景观物建设和灯光改造。
培育发展现代产业集群方面:
力争全年新增2家上市公司和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天河智慧城产业集聚功能,引进20个以上龙头企业和项目,支持网易等重点企业做强做大。
力争落户重点企业40家以上,其中总部型企业15家以上,不断壮大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能级。
关键词2:创新驱动
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200家以上。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超55%,重点服务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推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9%。
深入实施“超级孵化器”战略,力争新增创新载体50万平方米以上。
推动新风投大厦建设,组建风投联盟,力争引进国内外知名风投创投机构10家以上。
推动组建“天英汇”海外创投基金,发挥天河一号、二号基金引导作用,力争年度投资项目10个以上。
关键词3: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进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探索“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归档”一条龙服务。
推进事中事后监管转型改革,完善“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工作机制。
继续办好广州国际购物节等重大活动,争取举办第四届“全球治理论坛”。
加快打造一批提升天河显示度的平台和精品项目,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力争在构建全球经济新格局中留下天河印记。
关键词4: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城区环境
加快推进科新路、长兴路连通华观路西延线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车陂路北延线及车陂路升级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推动熹园北路等开工建设。
推动科韵路北延线、茅岗路北延线、珠吉路拓宽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
推进广州东站、高快速路出入口、广州大道北、科韵路等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全要素品质化提升工程。
稳步开展冼村和新塘、新合公司等城中村改造,制定88个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力争完成35个,
补贴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继续推动猎德涌、车陂涌等4条河涌长治久清,推进其余26条河涌水环境治理,完成10个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建设
以天河公园为试点有序拆除公园围墙,驰而不息打造“公园里的城市”。
关键词5:城市综合治理
推动道路保洁机械化率达85%。
力争建成585个强制生活垃圾分类单位、10个垃圾分类样板小区。
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整治花城大道等18条道路广告招牌,完成科韵路、黄埔大道沿线商业业态提升和门店招牌整治,持续提升广州火车东站地区整体形象和治理水平。
力争建成24个“三星级宜居社区”和13个“四星级宜居社区”。
建成区来穗人员示范中心。
关键词6: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施广州中学、五一小学等5所学校改造工程。
推动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和天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加快建设。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再建一所高水平完全中学
推行集团化办学,新设2个教育集团。
力争新增养老床位800张以上。
加快天河区第二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区中医院迁建、区妇幼保健院改造等项目建设。
新建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力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40%。
新增公共场所母婴室40个。
新建20条健身路径,推动一批体育场馆对外开放。
【记者】昌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