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即将启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2018-01-02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2日,省教育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将于今年2月1日起启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的统筹管理,破解教师交流轮岗管理体制机制上的阻碍,实现县域内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有效促进教师队伍合理有序流动,推进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
改革一:每年核定一次中小学教职员编制
《意见》提出,完善中小学教职员编制管理机制。
其中,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加强对中小学教职员编制的总量管理,按照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标准,会同教育行政和财政部门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班额、生源(含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学、教学点,按照教职员与学生比例和教职员与班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核定。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每年至少核编一次,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行政和财政部门按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员编制的总量,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按照教育教学规模和教师队伍结构要求统筹提出各学校教职员编制的分配方案以及动态调整意见,报同级机构编制和财政部门备案。
改革二:县域内中小学职称岗位实行总量控制
《意见》提出,完善中小学教职员岗位设置管理。进一步健全中小学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优化中小学岗位结构比例。
根据国家、省制定的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和县域内中小学校编制总量,由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核定县域内中小学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总量,实行总量控制。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按照学校规模、班额、师资结构、承担教育教学改革和任务需要等情况,将岗位具体分配到各学校,结合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并报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在调整分配学校专业技术岗位时,应向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适当增加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数量。
改革三:鼓励创新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办法
《意见》明确,完善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制度。
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公开招聘的政策规定,制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适应性的招聘方案并组织实施,重点考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专业素养和从教潜能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鼓励和支持各地积极创新公开招聘考试办法,分类探索面试+笔试、直接面试、考察聘用等方法,遴选出热爱教育事业、真正适合当教师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建立完善招聘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的“绿色通道”。
改革四:建立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
《意见》提出,要完善中小学岗位聘用管理制度。
其中,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薪酬分配等管理工作。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聘用合同管理,学校依法依规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建立完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激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活力。
改革五: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薄弱学校有序流动
《意见》强调,完善中小学教师均衡配置机制。
接下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通过多种交流轮岗形式,逐步实现学校之间专任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中高级教师职称比例和骨干教师比例大体相当,实现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管理和服务,为交流校长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积极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序流动,缩小城乡、校际间教师队伍水平差距。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解读说,要加强县域内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管理,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统一标准、统一招聘、统筹调配临聘教师,所需人员经费由本级财政核拨,确保临聘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严禁“有编不补”,严禁中小学校自行招聘临聘教师。要注重发挥退休优秀教师的作用。
改革六:逐步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意见》提出,推进开展5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对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依照规定调整出教师岗位,不得从事教学工作。严格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师德违规情节严重者应依照《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同时,教师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应按照规定调整其岗位,或者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调整岗位,教师无正当理由不同意变更工作岗位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到新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的,学校可按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合同。聘期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可以不与其续订聘用合同,或按聘用合同约定处理。
改革七: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意见》强调,要完善教职员合法权益保障机制。
学校制定教职员岗位竞聘方案、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应充分征求学校教职工的意见,并经教职工大会或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涉及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岗位竞聘等重要信息应予公开,实行回避制度,并按照规定进行公示,充分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教职工维权服务机制,学校要建立教职工申诉制度,建立健全人事争议预防和协调解决机制,按照规定设立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让教职工有充分、畅通的诉求渠道。
《意见》还强调,依法依规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保障政策,确保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城镇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