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年抽水站“变身”戏曲剧院
2012-04-17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中新社香港4月16日电 (曾嘉 卢哲)香港水务署现存最古老的抽水站建筑和市区“硕果仅存”的战前戏院在停止运作多年后,终于“老树开花”,合并变身为“油麻地戏院”,成为专门为戏曲演出和相关活动、特别是粤剧新秀和新进剧团提供演出、排练和培训的全港性演艺场地。
(资料图片)
这是全港第一间由古迹建筑改造成的戏院。从本月18日起,香港市民和游客可以坐在百年古建筑中欣赏历史同样悠久的粤剧表演,感受老香港的文化气息。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高级经理张荷芳介绍,现在的油麻地戏院将包括两个部份,一个即原本的油麻地戏院,将作为主要演出地点;还有一个则是20米外街对面的红砖屋,主要用于排练和戏剧相关活动。
车水马龙的油麻地窝打老道是香港最繁忙的街道之一,在街道的高楼大厦中,隐藏着的白色斜顶、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二层小楼就是将要开门迎客的油麻地戏院。整个戏院涂成显眼的白色,门顶被设计成太阳初升的形象。黑色大门两边各有一根雕刻着神秘图腾图案的白色柱子,据负责此次改造工作的香港建筑署高级建筑师景国祥介绍,这两根柱子是在戏院修复过程中被发现的,于是“重新出土”,移到门口摆放。“但柱子上雕刻的到底是什么,暂时还没有人知道。”
油麻地戏院最具特色的就是“百年古味”。戏院的中式斜顶中有一半的铁架是原建筑材料。“为了稳固和安全,我们多增加了承重铁架”。舞台前面有16个下陷的伴奏台位,即能现场伴奏又不影响观众视线。舞台的左右两边有两面金黄色土墙,保留自当年戏院的墙壁。走上舞台,可以看到地下有半米宽的玻璃窗口,里面是当年旧舞台的边缘,由此还原当年的舞台设计。最有特色的是,戏院设计了可开放的化妆间,最后一层大幕拉起,12张镜子上镶嵌着大灯的木质化妆桌仿佛带观众回到戏院最盛的时期。而同样将要投入使用的红砖屋也保留了红墙、铸铁雨水管、铸铁收水斗、拱形游廊等特色。
景国祥强调,在改建过程中确保了历史建筑结构完整,并保留特色。改建过的油麻地戏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能提供300个座位(包括4个轮椅座位)外,更安装了先进的音响、大幕架、自动升降台、调控灯和摄影机等设备,并配备了相应的消防安全设施。“既能够满足演出的需要,又能够达到安全的要求。”
原油麻地戏院1930年建成,于1998年7月结束营业,并在同年获古建筑咨询委员会评为二级历史建筑。而红砖屋建于1895年,原为上海街旧抽水站的工程师办公室,抽水站于1911年停止运作后只有红砖屋部份被保留。2000年,红砖屋被评定为一级历史建筑。为保留历史建筑并推动粤剧发展,香港政府于2009年决定把两座建筑合并改建成戏剧演艺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