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博览会给珠海和大湾区带来了什么?
2017-11-15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我希望能抓住这次机会,把巴西好的东西,好的项目带到中国来。中拉国际博览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能跟更多中国企业达成合作的同时,也吸引更多中国涉农企业到巴西投资建厂。一方面可以学习中国在制造和智造方面的升级经验,另一方面双方在资源、人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可以有更深入的合作。——— 首次前来参展中拉国际博览会的一名巴西展商
持续3天的“中国—拉美国际博览会”圆满闭幕,究竟给珠海和粤港澳大湾区带来了什么?背后又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拉美官员、展商眼中,他们又如何评价本次博览会?南都记者就此采访了组委会、博览会执行单位负责人和多个参展商,盘点本次博览会的亮点。
亮点1
5万人次入场,助力创建新高地
据统计,为期3天的中拉国际博览会,共吸引了来自24个拉美国家和其他3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523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展馆共迎来了5万人次参观,2天论坛入场累计4000人次,接待嘉宾2423人。
珠海市相关人士表示,本届博览会意义深远,一方面加强了中国与拉美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打造了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一方面有力促进了珠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和“一带一路”重要支点,促进横琴自贸片区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珠海市商务局局长王小彬表示,博览会是国内首个面向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综合性博览会,是珠海建市以来接待外宾数量最多、外宾来源国家和地区最广的经贸活动之一。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是珠海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成功实践。
亮点2
73项目签约,总金额超32亿元
博览会期间,中拉经贸合作园首期3.5万平方米在珠海横琴新区揭牌营运。该园区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规划总面积24.4万平方米,搭建了中拉商品国际交易平台、中拉跨境电商合作平台、中拉金融合作服务平台等“三个平台”以及中拉休闲旅游文化交流中心、中拉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中拉政策研究与创新中心“三大中心”。
据介绍,博览会开幕式上,有73个项目签约,签约总金额32.5亿元。其中部分重点项目将入驻中拉经贸合作园,涵盖打印耗材、现代物流、石油化工、家电电器等行业。合作外方包括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巴拿马、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乌拉圭等拉美国家,以及泰国、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如阿里巴巴、中海油、中石油、中航工业、中国中车、中核、中兴、三一重工、富士康、小米和格力电器等也亮相本次博览会。
珠海华发集团产业投资板块负责人郭瑾表示,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通过本次中拉国际博览会,能够与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深交往,直接对接贸易伙伴,助推企业的国际化业务纵深发展。
亮点3
促进中拉合作,博览会获点赞
中拉国际博览会受到中外官员、参展商好评。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国际贸易与一体化部部长马里奥·西蒙力先生向媒体表示,本次中拉国际博览会的举行是双方继续推进全球化、继续推进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古巴驻华大使米格尔·安赫尔先生则认为,此次博览会符合中国新丝绸之路的倡议,是一个非常有建树的平台,可以进一步促进古巴和中国的关系。
“我希望能抓住这次机会,把巴西好的东西,好的项目带到中国来。”首次前来参展中拉国际博览会的一名巴西展商表示,中拉国际博览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能跟更多中国企业达成合作的同时,也吸引更多中国涉农企业到巴西投资建厂。在他看来,一方面可以学习中国在制造和智造方面的升级经验,另一方面双方在资源、人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可以有更深入的合作。
“这次展会很棒,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体验,我几乎想不到有什么不足。”墨西哥一名加工海鲜的参展商告诉南都记者,在参加中拉国际博览会之前,该企业一直通过香港一家公司将当地海鲜产品销售到中国市场,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国,也是第一次到珠海,展会提供了更多商机,已经有香港、上海的客户正在与他洽谈合作。
在巴巴多斯展台,一家销售克莱顿可乐汤力等当地饮料的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此前在中国没有任何业务,这次博览会为他们提供了拓展中国市场,与众多中国商人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揭秘
参展国家多 沟通遇难题
为此建立一个百人规模小语种志愿服务团队
中拉国际博览会盛况空前的背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曾遇到哪些挑战?南都记者昨日采访了博览会执行单位负责人、华发集团产业投资板块负责人郭瑾,“揭秘”大会背后的故事。
郭瑾表示,由华发集团负责执行的中拉国际博览会、珠海WT A超级精英赛以及6月份的第三届中以科技创新投资大会,全是珠海举办的国际性大会,都具有国际影响力,是能辐射国际的盛事。但此次博览会辐射面则更广,难度也更大。
据了解,此次,中拉国际博览会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拉丁美洲国家和加勒比地区国家有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0多个,还有港澳台三地的参展企业和机构。
“参展国家和地区范围十分广泛,首先语言就是一大挑战,涉及普通话、英语、葡语、西班牙语等。”郭瑾说,“因为很多拉美国家完全不会英语,国内会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的人不多。为了顺畅沟通,我们最后动员了中山大学、广东对外经贸大学、暨南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从这么多大学里一家一家去挑选翻译志愿者,建立了一个百人规模的小语种志愿服务团队,服务所有参展商以及大会论坛”。
中国与拉美距离遥远,时差12个小时,这给前期筹备也带来挑战。“基本上是拉美参展企业、机构睡觉,我们在筹备会议,他们起床我们仍在筹备会议。”郭瑾说,最长的时间,她连续2周几乎都没睡过觉,参与筹备的领导、工作人员由于长时间连轴转,“工作太辛苦,很多人都病了”。
郭瑾介绍,本次博览会有一个主论坛、三个分论坛以及闭门会议,展区面积3万平米,要对接61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企业、机构,以及不同的论坛组织方、学术组织,官方媒介以及拉美研究专家;活动内容除了展览、展出、论坛,还有文艺表演等,涉及领域覆盖金融、实业、投资等行业,跨度大,筹备难度高。
声音
“应发挥拉美华侨华人的作用”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推进中国与拉美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此次博览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博览会期间举行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拉人文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文化司副司长梁智卫认为,应充分发挥华人华侨的作用。他透露,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人数已达6000余万,而5000万左右正是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其中,拉美地区的华侨华人约达400万。他们除了大多分布于传统的商业、服务业、知识技术行业和制造业等领域外,近年来,还在地产、物流、海运、跨境电商、法律、教育、生物、医药等领域大显身手。
梁智卫说,目前拉美华侨华人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庞大规模的群体。广大拉美华侨华人既熟悉驻在国的政策法规、文化环境与风土人情,又与祖籍国乡亲血脉相通、同种同源,是连接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天然桥梁和纽带”,“发挥广大拉美华侨华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成功推进拉美地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环节。”
古巴哈瓦那大学教授伍月梅认同上述判断,并以自己在古巴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为例,称在古巴,华人存在的历史超过100年,人数没有具体统计,但估计至少有10万人,古巴华人的人数仅次于古西班牙人和非洲人,位居第三位,数量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