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就是浓缩版的大湾区
2017-06-02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越来越多企业落户南沙。
自贸区挂牌后,南沙经济进入快车道。
南沙成为不少广州人安家的新选择。
南沙的生活配套日渐齐全。
开栏语
改革开放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粤港澳大湾区横空出世。这是中国南方再次迎来大发展的历史契机,也是粤港澳三地整编队列P K国际的一次出击。
港澳双城+粤9城,11城的洪荒之力,推动巨轮出海。
当中,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南沙,是大湾区的大发力点。
“大湾区·南沙力”系列报道,雕刻属于南沙的荣与光。
自自贸区挂牌以来,南沙外商投资企业高速增长。2015年累计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21家,同比增长274.58%;2016年南沙区累计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85家,同比增长约29%。2017年1-4月累计新设近90家,同比增长17.11%。
很多年以后,开着校巴穿行在南沙最繁华的街区里,48岁的郭满根仍会偶尔想起,30年前抛掷在番禺市桥一家鞋厂的打工时光。也就是那一年,1987年,霍震霆第一次跟随父亲霍英东来到南沙,当时的南沙一片荒滩,有很多石矿场。3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南沙已有了多栋150米以上的超高层地标建筑。
而在5月23日,当郭满根开着校巴穿梭在金洲片区时,南沙区政府已在广州白云山鸣泉居里,签约引进了云从科技、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企业,落户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占地3000亩的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也在政府的直接扶持下浮出水面。
南沙,早已告别过去的时光,走上创新的科技之路,成为广州发展的引擎。
如今,它不仅是国家级新区、广东自贸区、广州城市副中心,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核心对外门户。
蝶变
南沙GDP增速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
南沙,地处珠江出海口,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是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早在30多年前,霍英东就看上这片热土,陆续和政府合资在这里大兴基建,先后修建了港前大道、进港大道、南沙会展中心、南沙科学馆、南沙资讯科技园、南沙大酒店、新客运港码头、英东中学等等,为南沙起飞铺路。
日子越来越滋润
1992年,时年23岁的金洲村民郭满根,从番禺市桥的工厂辞职回到南沙区金洲村的老家,结束外出务工生涯。
过去二十多年,郭满根曾在村里市场杀鸡卖,后来帮朋友看档口,而最近的工作则是开校巴。
这两年,村里的分红也从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300元,村民自建的出租屋租金也涨了近一倍。往年过节村里老人70岁以上才有福利发放,如今则提早到60岁。
村民日子变滋润的背后,南沙区也告别了过去,迎接越来越好的时光。
引入实力雄厚的大央企
2012年和2014年,南沙分别获批国家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并被广东省和广州市确立为全省对外开放重大平台和广州城市副中心。
即使没有今年3月中央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南沙的地位这几年也是排在广州之首。
2016年,南沙实现G D P 1279亿元,增长13.8%,增速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56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813亿元,增长31%;新设企业1.42万家,新增注册资本1591亿元。
面对财政投入有限的现实,南沙在实际开发中选择了引入实力雄厚的大央企,把土地一级开发和产业培育整体打包。由央企负责土地整备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最后通过分享部分土地出让收益,换取对方带来的大量产业导入。
从目前来看,这条契合南沙发展的土地模式,已让南沙和企业从中互惠互利。而自今年国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后,南沙也将从此迈进经济发展快车道。
机遇
南沙是大湾区的门户枢纽
什么是湾区?
国际上,“湾区”一般指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当前,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目前,全球较为明显的湾区有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为“9 + 2”格局
从2016年12月起,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正式进入我国国家战略部署层面。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首次把“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写入报告中。
粤港澳大湾区目前为“9+2”格局,为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带。
在专家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成为第四个国际一流湾区的潜力。
早在2015年,珠三角9个城市中,广州G D P已经赶超新加坡;深圳G D P已经赶超香港,珠海G D P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相当……这也意味着,“大湾区”一旦发展起来,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带。
曾有学者测算,珠三角9市和港澳双区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600万,经济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旧金山湾区。对外贸易总额超过1.8万亿美元,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其辐射半径可以延伸到中西部多个省份,以及东南亚国家。
广州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
那么,在大湾区9+2的格局中,广州是什么位置?
今年一季度,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4700亿元,增长8.2%,增速高于国家(6.9%)和省(7.8%)。从此角度看,广州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
“广州的一条腿迈到了海边,这就是南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周林生说,国际上大湾区一般指距离海边60公里到100公里范围内的港口和港口城镇。广州从越秀到珠江出海口就是60多公里,从化到南沙是100多公里,“南沙才是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区和主城区。广州要体现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位和发挥好引领、带动、辐射和影响作用,就必须切实依托南沙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在广东省的大力支持下,集全市之力开发建设南沙新区和自贸区,由此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
他指出,在广东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深圳前海和蛇口自贸区、珠海横琴自贸区,都承担着广东更高水平和层次对外开放的门户作用,而南沙更被赋予了更高水平和层次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角色。
未来
南沙将是大湾区发展重要引擎
集国家级新区、广东自贸区、广州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核心对外门户于一身的南沙,如今不仅是珠三角地理几何中心,还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
当前的交通,和规划中的交通,未来将南沙与大湾区的11个城市串连起来。目前,南沙轨道交通、高快速路、市政道路逐渐成型,南沙港铁路开始动工,南沙市民广场双桥、凤凰二桥等一批基础设施也完工,“处女星号”和“云顶梦号”邮轮在南沙起航。而在近期,南沙更规划了17条对外快速公交联络线,打造以南沙为核心的珠三角“1小时交通圈”。
“南沙等同于缩小版的大湾区”
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江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是扩展版的自贸区。他认为,中央出于将“一带一路”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者相融的考虑,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而这两者的融合必须建立于城市,“自贸区规模小没办法,于是将自贸区扩展为大湾区”。
作为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南沙面积是自贸区中最大的,然而又不只是60平方公里的自贸区,还是基于80 0平方公里的大区,这是横琴和前海不具备的优势;而南沙地处珠三角几何中心,与港澳同等距离,等同于试验版 或 者 缩 小 版 的 大 湾区”。
林江认为,能很快展示发展成果的应该是南沙,因为它既是自贸区、广州副中心、国家级新区,还处于广东的省会城市,既有城市功能,又有创新的动力,“大湾区11个城市的发展不可能马上看到,但可以透过南沙看到‘缩小版’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
“南沙未来三年或将率先初见大湾区缩小版成效”
而在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周林生看来,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南沙的产业定位日益清晰,新的业态和产业发展势头喜人,甚至出人意料,“融资租赁、跨境电商、邮轮经济、汽车平行进口等,无论是港口码头建设、与老城区的快速交通连接,以及新业态、新产业等逐步涌现良好发展势头”。他认为,珠三角已经是全球著名的制造业基地,被人称为“世界工厂”,南沙一方面会继续促进先进制造业,但重点应该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以服务珠三角制造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周林生表示,目前南沙的土地开发程度只在10%左右,“未来应该去到25%至30%;南沙现在的人口大约七八十万,未来会去到300多万,现在每年政府在南沙的规划投资就在一千多亿。可见南沙未来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其无疑将成为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极其重要的发展引擎。”林江认为,作为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南沙,将在未来三年初见粤港澳大湾区缩小版的成效,“届时整个大湾区的前景也会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