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正大湾区 港科创发力追赶
2017-10-25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已形成初稿,其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广获瞩目。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九大期间表示,从经济总量等方面考量,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很重要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专家指出,香港如能发挥自身科研特点,又与珠三角的製造业优势相结合,未来的科创前景不可限量。
何立峰描绘“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蓝图时称,这个区域比较广阔,周边还有很多发展空间,所以研发、生产、製造、营销、再研发,这种循环会得到比较快的进展。“通过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将会成为中国未来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发展的速度、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效率和公平,还有可持续方面,应该都会走在前列。”
“大疆模式”有望被复製
回顾粤港澳地区的发展歷程,区内的经济合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即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模式,并在其后的产业融合过程中,进入了以宏观经济战略为导向的区域整合时代。香港过去与湾区的经济合作多集中在物流、旅游、金融等行业,但近年来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多有建树。
如今已被人熟知的大疆无人机品牌,即是利用香港高校的科研优势,结合珠三角发达的製造业基础,最终攻佔全球市场,成为大湾区内资源搭配、优势互补的极佳案例。而眼下香港又出现以商汤科技、水之银为代表的一批科创企业,有望复製“大疆模式”的成功路径。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恩指出,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教育重镇,拥有全球一流的高校研发资源,而香港科研平台又与国际接轨,方便获取境外前沿技术成果。“香港如能发挥自身特点又与珠三角的製造业优势相结合,促进产学研发展,将在科技创新领域大有可为。”
业界建议採公私合营模式
特区政府更重视科创发展,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首份施政报告提出投放逾百亿元、八大方面推动创科发展,并定下创科发展目标,在未来五年内,把本地研发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比率,由目前的0.73%倍升至1.5%。
施政报告中用了较多篇幅在科创方面,其中“创新”出现六十多次、“科技”七十多次,可见特区政府的决心。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柳洪分析称,报告在谈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时,虽然也涉及空域优化和协同发展、共同开发旅游产品等,但关注焦点无疑还是创科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林至颖则建议,创新科技的发展较难由上而下推动,反之政府如能採用公私营合作模式,由官方提供资源空间,由熟悉市场的公司主导,在技术成熟后再通过公私营合作的方式去推广和落实,最终的发展效果会更加明显。
柳洪也指出,从过去几个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情况看,粤港澳三地分别属于不同的关税区,有关税制、法律、制度会对大湾区内城市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产生一定制约。如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上述问题无疑是要首先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