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无人驾驶的谋与伐
2017-09-1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最近无人驾驶领域挺热闹。这边厢,美国将通过首个全国性无人驾驶汽车法案,有望解决各州监管一致性问题,并批准数十万辆无人车上路测试。
那边厢,通用汽车联手Cruise,发布全球首款量产无人驾驶汽车,至少定位于L4级自动驾驶,一旦软件和监管环境成熟,无人车的时间表将再被提前。
恐怕不久后,一边开着车,一边吃着火锅、唱着歌的异想天开,真的要一步步成为现实了。但是,在未来真正来临之前,还有多少坎需要迈过?那些做着“造车梦”的人们,到底会成为下一个“贾跃亭”还是“Elon Musk”呢?
一、那些宣称要玩无人驾驶的公司,现在都做到啥程度了?
1、谷歌:领跑者,直接攻坚L4,兼顾软硬件与自主研发
相比起传统车厂目前选择从ADAS起步,渐进式地推进做自动驾驶的路径,谷歌单刀直入,一上来就冲着全面的无人驾驶去了。
从积累的真实测试数据和事故率来看,谷歌也是进入L4技术攻坚阶段最扎实的一家公司。在加州,谷歌累计共有48辆测试车上路收集数据,在6年多内行驶超过270万公里,仅出现11次轻微交通事故,平均25万公里出现一次,且责任方均为对方车辆。
谷歌已从最初专注软件算法和高精地图,拓展到了软硬件兼顾和自主研发。面对居高不下的激光雷达和芯片成本,谷歌干脆自己把传感器、GPU和算法都包揽了下来,成功将激光雷达成本从7万降到了7500美金。
看来,除了复杂度和专业性极高的造车领域,谷歌已在全产业链开始自研布局,进一步挤压中小硬件厂商和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
2、特斯拉:L2-L3兼具软硬件能力与“激进”的自我营销
在无人驾驶上,特斯拉也一直不缺热点,自2014年配置初代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以来争议不断,甚至造成首例无人驾驶致死事故。过去三年内,Autopilot收集了全球各种道路、天气条件下的3.6亿公里行驶数据。
特斯拉与谷歌分别代表了硅谷科技公司造无人车的两大流派。特斯拉的技术发展路线目前处在L2-L3阶段,精度和成本也更低,不采用谷歌的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而是用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做车的“眼睛”。
特斯拉的优势在于公司既有数据算法资源、创新科技人才等软件实力,又有造车生产线的硬件基础。
不过,下一阶段特斯拉的无人驾驶之路能否顺利,还要看它如何突破安全和成本的二元悖论。图像识别技术有盲区,要达到L4,只有激光雷达才能万无一失。而特斯拉在L2-L3阶段积累的经验,与L4有本质的区别。
一贯擅长自我营销的特斯拉,凭借激进的风格,容易让消费者将它现阶段的水平与“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相混淆。而谷歌的态度则相对更严谨。
3、Uber:抱车厂大腿、与谷歌撕逼,进展低调而缓慢
共享出行公司天然地有发展无人驾驶的动力。无人车规模化之后不仅能为平台低成本形成有效供给,还有助减少拥堵和车祸,优化用户体验。共享出行庞大的运营网络是其杀手锏。
通过海量车型收集各个城市的实测路况数据,比自造车型、实地投放的模式灵活不少。
其中又以Uber的无人驾驶进度为首。只是,强运营的Uber并没有造车基因,抱车厂大腿成了明智之选。今年1月,Uber和戴姆勒达成合作,后者生产研发带自动驾驶技术的奔驰,投入Uber网络做测试和数据收集。
就在Uber干得热火朝天之时却吃了谷歌的官司,近期进展有所停滞。2016年1月,从Waymo跳槽的工程师创建了无人货车公司otto,被Uber迅速收购;随后又爆出otto工程师从谷歌剽窃技术专利的猛料。
谷歌气不过,直接把Uber告到了旧金山衙门,对簿公堂。最后以Uber壮士扼腕炒otto创始人鱿鱼为结局。
4、百度:国内领先,阿波罗计划有阶段性成果
百度在错失移动互联网红利之后All in AI,已然成为国内最重仓无人驾驶的互联网巨头。在路径选择上百度与谷歌相似,将搜索识别技术和高精地图能力运用到无人驾驶的算法和软件上。
没有硬件基础的百度,定位是做开源技术平台,赋能合作伙伴。
今年4月,百度Apollo计划对外公开,向汽车及自动驾驶行业伙伴提供车辆、软硬件、云端数据等服务。就像自动驾驶的安卓,把底层能力作为一套工具打包给生态伙伴造出自己的无人车。
百度预计今年年底Apollo可在简单城市路况下完成自动驾驶;到2020年底将实现高速和城市道路全路网自动驾驶。
李彦宏在开发者大会上亲自坐自动驾驶汽车上了五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证明了百度的阶段性成果,但存疑之处也不少。
车队前后有好些都是百度的“自己人”,理论上百度可以提前训练车子熟悉路线,和真实开放路段的自动驾驶还差得远,顶多是L2-L3之间的封闭路段驾驶。
李彦宏的车双实线并道违反交规,还被北京交警点名批评了。从技术到监管环境,百度的时间线恐怕过于乐观了。
5、传统车企:综合实力强劲的百年老店
传统车企和新兴互联网势力是无人驾驶领域的两大阵营,有人认为,传统车企在无人驾驶领域起步晚,将备受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冲击,其实未必。
今年4月Navigant发表的无人驾驶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无人驾驶领域公司的前六名是:福特、通用、雷诺-日产、戴姆勒、大众集团、宝马。而谷歌、特斯拉和Uber分别位列第7、第12和第16。
可见,算法和技术只是无人驾驶的因素之一。传统车企在造车、渠道以及资源整合能力上的综合实力更强,也低调地做了很多工作,只是在宣传上没有互联网企业叫得凶罢了。
比如,福特宣布2021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汽车(SAE L4,等同于L3)的商业落地;已通过投资各垂直领域的制造商,手握激光雷达、人工智能、算法和地图四张王牌。
通用也采取了一系列动作:砸5亿美元和Lyft共同打造无人驾驶网络,10亿美元收购Cruise Automation,和IBM合作植入沃森AI技术等等。
总而言之,从目前各传统车企的时间表上来看,他们对自己的渐进式路线还算乐观,大多预计在2020年前后实现L4的落地。
6、创业团队:精兵作战,将成生态链条中一环
此外,无人驾驶领域的重要玩家还有博世、Delphi、ZF、英伟达等Tier 1、Tier 2供应商,以及新兴创业团队。
我们认为,无人驾驶的盘子虽然大,但创业团队的特点在于小而精,和Tier 2零件供应商类似,成为垂直领域的“螺丝钉”技术提供方,或者软硬件都做,自主研发完成L2~L3的辅助驾驶功能,但L4的段位太高,这个级别的市场不是生于草莽的小团队能够撬动的。
归根结底,创业团队在需要软硬件结合、大量资金投入的无人驾驶领域,难以独立做出一个完整生态。未来很可能走向被并购的结局。
二、挑战、瓶颈和发展差距
通过盘点各个类型玩家的最新进展,我们发现,已落地的自动驾驶技术还离真正意义的无人驾驶差得很远。即便是谷歌在把激光雷达成本从7万降到7500美金之后,在推进L4方面的进展也并没有加快。
那么,横在无人驾驶面前的坎到底是什么呢?最关键的核心在于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和精度要求极高。即使是99.99%的精准度目前都尚未达到,更遑论无人驾驶涉及到人的生命,必须要达到99.99999%才行。
首先,激光雷达和图像识别两种路径对比之下,只有激光雷达才有可能满足精度要求,但成本仍然高出摄像头一大截。
图像识别的误判率较高,只能做到L2-L3的高级辅助自动驾驶水平;尤其是在高速移动过程中以及恶劣天气环境,摄像头图像识别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往往会失灵。只有激光雷达能达到L4的精度要求。
更为关键的是,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收集的数据和经验积累,和激光雷达收集的数据并非同一类型;也就是在L2-L3阶段积累的经验,对于后续进阶到L4的帮助很有限。
其次,仅仅做软件和算法难以达到高精度,玩无人驾驶注定要软硬件结合。
说白了,单纯开放软件和算法能力,做无人车领域的“安卓”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天真了。
用李开复的话来说,安卓是一个标准化平台,基于它的二次开发空间其实不大。每家车厂从创始至今,都在不断权衡设计、体验、性能,并做到极致,面对有可能夺取他们对自己车型主导权的“安卓”,车厂恐怕难以接受。
汽车产业的复杂度和智能手机不在一个量级上,各车型的硬件配置千差万别,从纯软件、数据和算法切入无人驾驶,就还得解决和不同车型硬件的对接。
因此,一家公司若想掌握无人驾驶的行业话语权,既要懂汽车产业的硬件,也要懂人工智能的软件算法。
同时,整车厂收购算法和软件公司,胜算要远大于后者反过来收购整车厂。
拿美国的汽车公司来说,市值四五百亿美金,资金雄厚,收购或战略投资一家AI、算法及自动驾驶的技术团队大概花10亿美金,是一笔相当划算的生意。
反过来,互联网或算法团队如果要收购一家车企,那可是上百亿美金的投资,除了谷歌这种量级的互联网公司,其他则无异于是蛇吞象。
因此,软硬件结合会是未来玩无人驾驶的能力标配,这也解释了持续亏损的特斯拉市值为何能一路走高。它既有算法、技术、数据和研发能力,又有完备的造车生产线、自有渠道和营销能力,是难得的软硬件兼备的潜力股。
最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发展至少还有3到5年的差距。
美国已是无人驾驶当之无愧的主战场。而中国的政策监管和特殊的市场环境,也决定了海外公司基本不可能主导国内市场;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才是正道。
但在无人驾驶的三大核心技术——机器人技术、AI和云技术上,中国的底子薄,且中国复杂的路况、多变的开车环境和糟糕的驾驶习惯,也给无人驾驶落地造成了不少阻力。因此,中美之间的距离,乐观估计是3到5年,保守估计甚至会需要5到10年。
不过中国民众对无人车的接受程度倒是很高。据BCG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去年8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的城市消费者中有81%的人愿意尝试无人驾驶汽车,而这个数字在美国和德国分别是48%和41%。
就像面对移动互联网浪潮一样,中国人再次体现出了对新科技的热情。如果后续加大利好政策的出台,也不排除中国的无人驾驶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全球领先之路。
三、结语
在文章的末尾,皓哥带大家回顾一下今天的几个核心观点。
1、无人驾驶L2、L3阶段与最终的L4阶段之间存在难以飞跃的鸿沟,前期的积累对L4的贡献十分有限。
2、我更看好谷歌、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同时传统车厂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3、无人驾驶是一个十亿美金起步的土豪游戏,需要建立完整的生态,门槛极高,并不是小创业公司的机会。后者的发挥空间更多在于做精、做专生态链中的某一垂直环节。
最后,感谢接受皓哥访谈的行业专家们为本文作出的贡献。未来无人驾驶究竟会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