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上半年保费收入近600亿 同比增25%
2017-09-15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日前,记者从深圳保监局处获悉,2017年上半年,深圳保险市场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92.84亿元,同比增长25.62%。其中,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42 .69亿元,同比增长16.80%,高于全国2 .90个百分点;寿险公司保费收入450.14亿元,同比增长28 .70%,高于全国2.72个百分点。
相比于去年同期,普通寿险、重疾、年金险等保障类产品发展势头迅猛,其中,普通寿险保费收入209.96亿元,同比增长63.88%;年金保险保费收入203.18亿元,同比增长96.81%。在保监会的严监管政策下,深圳的中小险企纷纷在谋求转型,越早转型的险企越早尝到甜头。以深圳本土最大的寿险公司平安寿险为例,目前平安长期保障型产品在新业务价值中占比7成,未来有近4千亿的税前利润释放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当前中国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但是行业在“保险姓保”理性回归下,市场对保障型产品的需求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上半年深圳保费收入同比增25%
据统计,第二季度深圳共有保险法人机构25家,保险分公司73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127家。保险公司法人机构资产总额共计3 .91万亿元,继续位居全国第二。总体来看,深圳保险业呈现市场平稳、结构均衡、效益较好的良好态势。
从业务结构看,产险市场方面,非车险业务占比43.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49个百分点。其中,保证保险、健康险、家财险等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险种发展较快,增速分别高达796.75%、157.63%和88.47%。
与产险市场相比,人身险市场的产品结构在今年发生了较大变化。相比于去年同期,深圳寿险公司总体保费收入增速放缓。不过,普通寿险、重疾、年金险等保障类产品发展势头迅猛。普通寿险保费收入209.96亿元,同比增长63.88%,占寿险业务比重达56.20%,意外险保费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22 .28%,年金保险保费收入203.18亿元,同比增长96.81%。寿险市场新单期交占比45.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25个百分点。累计赔付支出117.76亿元,同比增长9.32%。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方面,1—6月,深圳保险业共承担各类风险保障超过100万亿元。出口信用险承保深圳地区外贸出口金额16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8%,为深圳企业更好地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保驾护航。其中,中长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2.1亿美元,海外投资保险承保金额4.22亿美元,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157.04亿美元。
深圳保险业参与社保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健康险本年累计新增承保6307万人次,累计新增保额37.07万亿元。大病保险累计承保1128万人,累计理赔2 .28万人次,累计赔付金额2.73亿元。此外,深圳为8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统一购买意外伤害及意外医疗保险,累计风险保额139亿元。该项目由深圳市政府正式立项,深圳保监局牵头,联合市民政局,引导商业保险机构研究开发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及意外医疗保险产品。截止目前,该项目已覆盖深圳符合条件的所有高龄户籍老人。
普通寿险、重疾、年金险等保障类产品发展势头迅猛
今年5月,保监会规范人身险公司的产品开发,禁止两全、年金保险产品5年之内返现以及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
深圳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监会发文之后,深圳寿险市场的产品得到了调整,一些在短期内返现或者返现高的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纷纷停售,人寿险公司新开发的保险产品回归保险本源,保障功能凸显,产品以长期储蓄型以及保障型产品为主。
记者留意到,在保监会的严监管政策下,深圳的中小险企纷纷在谋求转型。过去几年,前海人寿、生命人寿等中小寿险的主力为投资分红类保险产品,这些企业利用这类理财类保险产品迅速做大了规模。而现在,在新的监管思路下,这类险企在产品研发上逐渐加大保障类产品的力度。
排名靠前的新华人寿也在致力于转型,甚至不惜牺牲掉短期的保费规模和业绩增长。近日,该险企的董事长万峰在深圳举办的一次高峰论坛上坦言,寿险业的转型发展要回到寿险定位的常识上来。新华人寿最近几年一直致力于转型,从过去重投资理财转向回归保障,从中短期到中长期,从趸交推动增长模式转型为续期拉动增长模式。
而大的深圳本土险企早就在寿险的转型上不断探索和发力,目前,这些险企已开始尝到转型的甜头。记者从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了解到,从2010年该险企开始主推保障型产品,保障责任不断升级。“2016年主力产品‘平安福’新单保费超过25亿,较同期同类型产品保费增长70%多,占深圳市场同类型产品新单保费的75%以上。”该险企的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在中国平安的策略日活动上,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执行官姚波谈及平安寿险的价值时指出,平安寿险在产品策略上聚焦长期保障型险种,对利率下行有充分的准备,即使利率继续下行,未来平安仍有很大的利润释放空间。
据其介绍,目前平安长期保障型产品在新业务价值中占比7成,此类产品的利差占比仅为21%。“也就是说,平安寿险的新业务对收益率的敏感性较低,低利率环境对平安寿险未来盈利能力的冲击较同业低。”姚波说。
深圳市金融办党组成员、巡视员肖志家这样看待险企的转型,“深圳保险企业现在正面临一些转型的压力,困难也不少,但是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对短期高收益产品的依赖,增加高价值、高保障率的业务创新,让保险回归到‘保险姓保’的初衷上来。”
个案分析
平安寿险:聚焦长期保障型险种,寿险未来可释放利润近4千亿
保险业务,尤其是寿险业务是中国平安盈利的最主要来源。近两年,受国内利率持续下行和资本市场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平安寿险业务内含价值及新业务价值增速是否可持续,在中国经济下行期中,平安的业绩是否能保证稳定增长,并维持充足稳定的偿付能力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针对以上问题,姚波介绍,目前平安寿险业务新业务价值中,代理人渠道占比超9成,其中长期保障型产品在整体新业务价值中占比高达7成。姚波透露:“长期保障型产品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远低于短交储蓄型保险产品。截止2016年年中,平安寿险的整体新业务价值为471.25亿元,其中,长期保障型产品的基准新业务价值为329.67亿元。即使我们的保险资金投资回报率下降50个基点,长期保障型产品的新业务价值仅下跌5.7%。平安长期保障型业务的新业务价值中利差占比为21%,远较短交储蓄型业务近八成的利差占比低。”姚波指出,这也导致了平安寿险对利率下行的敏感性远较同业为低。
事实上,近年来,平安寿险业务的产品结构不断在调整和优化。据姚波介绍,2011年到2015年,平安长期保障型业务在代理人渠道中的首年规模保费占比从2011年的42%持续上升至51%。由于此类产品的利差占比较低,平安寿险未来利润的主要构成是与保险保障密切相关的死差和经营成本相关的费差等。
姚波指出,最能体现寿险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是负债端的剩余边际,平安寿险此项指标高达3,863亿,这就意味着现在平安寿险有近4千亿的未来税前利润释放空间。“尽管当前中国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但是行业在‘保险姓保’理性回归下,市场对保障型产品的需求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姚波表示,对于未来的业绩,平安寿险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