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高速

江门将打造珠西医疗中心!三个维度激活资源

2017-09-12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70912153744.png

医联体通过总院专家下沉、人才培养等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使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南方日报记者 陶然 摄

  建设16个医联体试点分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今年以来,江门市根据省综合医改工作任务,全面开展创建全省综合医改示范市行动,接连推出一系列医改举措,先后制定了16个医改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医改工作向纵深推进。

  目前,医改工作的全方位开展,多维度激活了江门的医疗资源——通过构建医疗卫生高地,提升科研水平满足高端诊疗需求;通过开展医联体建设,带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通过推进家庭医生签约,让基层诊疗服务战线进一步前移到百姓家中。这系列举措的推进实施,逐步带动江门整体医疗水平提升,推动江门实现构建珠西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

  关键词

  高水平医院

  打造六大医学科技创新平台

  “最近,黄超文博士的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实现了医院国家级课题项目零的突破。”江门市中心医院院长李宇明兴奋地说。

  在江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构建医疗卫生高地是一大重头戏,其中,建设高水平医院是构建医疗卫生高地的一大主要任务。《江门市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18年争取把江门市中心医院建设为全省30所高水平医院之一,成为珠江西岸区域医疗中心。

  跻身全省30所高水平医院并非易事。为此,江门市中心医院不遗余力地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现已招收博士、博士后共计56名。同时,对在职医务人员进行进修培养,支持个人报读在职博士,并将科主任等骨干送往国外知名医院、学科进行深造。

  此外,该院着力实现从临床型医院向研究型综合医院的转变,已计划将3个市级研究所(泌尿生殖研究所、医学影像研究所、呼吸疾病研究所)、精准医疗中心及中心实验室整合起来,并申请成立江门市医学科学院,为临床科研搭建专业平台。

  李宇明表示,医院构建医疗卫生高地,市民也会因此受益。以精准医疗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简称MDT)为例,该模式能够集中各科专家同时帮一位患者诊断,提高诊断水平,减少患者奔赴多个科室看病却难以确诊的情况。

  除了建设高水平医院,建设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积极打造六大医学科技创新平台等也是江门市构建医疗卫生高地的重要任务。“今年我们要把江门的三级医院、重点专科医院做强,推动一些基础的小病下沉到基层医院。”江门市卫计局局长许彩华说,对于没有获评三甲,但医疗水平比较强的医院,比如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台山市人民医院、新会人民医院等,要努力促使它们评上三甲;对于已有的三甲医院,则要努力加强专科建设。

  目前江门市正以构建珠西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定位,主动对接顶级医院及院校企业,以打造精准医疗创新平台、构建转化医学创新平台、推进新会陈皮研究院项目建设、加强医学遗传学科建设以及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五大方面重点工作为抓手,使区域内医疗资源总量、重点专科和人才数、新技术开发和引进数、科研项目的立项数和获奖数等都形成突破。

  关键词

  医联体

  试点数量和完成时间节点均全省领先

  江门市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为解决欠发达地区看病难的问题,该市通过实施紧密型医联体管理,以县级医院辐射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推动县优质医疗资源向镇基层延伸。

  许彩华认为,按照“以强带弱”的医联体概念,江门其实有四种医联体模式。第一种是建设医疗集团,在城市让三甲医院参与其中;第二种是在县市区域内实行医疗共同体;第三种是省市县建立跨区域的专科联盟;第四种是对边远地区用网络实行远程会诊。

  “今年有16个医联体试点分院纳入建设计划,成为‘书记工程’,由各市区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推进,第一批10个试点要在今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试点的数量、完成的时间节点都在全省领先。”许彩华介绍,江门市16家医联体试点,有8个试点分院基建工程已完工,6个试点分院已开始施工,其余各试点基建任务也正有序推进中。

  鹤山市中医院址山分院是医联体建设进展较快的试点医院之一,于2016年12月开始加挂鹤山市中医院址山分院牌子并按二级医院的标准进行建设,累计投入6000万元升级改造,改造后医院面积增加一倍,床位设置可达120张。

  通过总院专家下沉、人才培养、远程会诊、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等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址山分院建立了基层百姓获取优质资源的便捷通道,提升了分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2017年7月底,址山分院门诊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2%,住院人数增长10.3%。

  在址山分院隔离观察105室里,96岁的冯婆婆躺在8号床上,对前来为她做舒展运动的医生护士们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冯婆婆因脚部骨折而入院,一个星期以来,得到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伤情得到了较大缓解。

  址山分院院长冯杰伟介绍,在建立医联体之前,卫生院一般不敢接收冯婆婆此类年纪较大的患者留院治疗,要送往二级以上的医院。现在,总院专家下沉,冯婆婆能够就近在址山分院接受治疗,方便家人前来探望、送餐,减少异地就医所需的住宿、交通、餐饮等费用。

  已在址山分院工作12年的全科主任曾少如感受到总院专家的加入让址山分院“信心更足”,以往囿于技术限制而需要送往更高一级医院的患者,现在有时能够直接留在址山分院治疗,“专家下沉除了带给我们技术,还带给我们信心。”

  近日,一位80多岁的男性中风患者来到址山分院就诊,从总院下沉来的专家凭借丰富的经验很快诊断该患者属缺血性脑中风,把握“黄金六小时”及时为患者实行溶栓治疗,让患者很快痊愈。曾少如表示,“医联体建设之后,患者能就近在基层医院快速准确地得到确诊并及时用药,能有效阻止病情恶化,对日后康复痊愈有非常大的帮助。”

  关键词

  家庭医生

  为逾56万居民提供医疗上门服务

  “文伯不适合吃这么多肉,要多让文伯吃些青菜啊。”刚抵达蓬江区杜阮镇居民文炳顺的家门口,杜阮镇卫生院的何医生和黄护士就看到了餐桌上的“大鱼大肉”,连声嘱咐他的妻子文姨。

  84岁的文炳顺中风已有6年。何医生是他的签约家庭医生,每周会来他家两次,为他检查身体。黄护士则为他做一些物理治疗,锻炼其手脚的灵活性。

  据文姨介绍,自2016年底签约家庭医生以来,在家庭医生的悉心照顾下,文伯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家庭医生很好,服务很好。一有事叫医生,他们很快就来了。我老伴现在的身体状况好多了。”

  “改善医患关系,提高群众满意度,这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效。”杜阮镇卫生院院长容永怡介绍,家庭医生的服务深受居民好评,原来经常到市直大医院就诊的慢性病患者慢慢回流到基层看病,杜阮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次逐年提高,2016年门诊人次较2014年增长10.14%,住院人次增长75.22%。

  杜阮镇卫生院的情况是江门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今年,江门市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了签约服务费和医保差别化支付等9类优惠政策。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由全科服务团队推进,全科服务团队又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为强化家庭医生队伍建设,江门市从2015年至2017年4月,共投入146万元培训206名全科医生。截至2017年4月,共有全科医生870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达到1.9名。2016年起,该市开展了家庭医生“滚雪球”式培训,并在全市16个医联体内开展组合签约。

  目前,江门市有30多个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在开展免费签约的同时,不断在探索中推进有偿签约,制定了免费包、普惠包、增值包、VIP包4大类型共50多种签约服务包,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

  截至7月20日,该市家庭医生服务已经签约近56.27万人。其中蓬江区的总体人群签约率为34.95%,重点人群签约率为60.01%,已经提前达成全年的工作目标。

  ■焦点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15家县级公立医院共让利超3900万

  “降低药费对大家都有好处,不仅是我获益,大家都获益。”已经79岁的梁佩筠去年做了主动脉支架手术,加上有高血压,每天要吃5种药,以前每月药费要500多元,医保报销后自己也要支付300多元,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之后,支付费用只需要100多元接近200元即可。

  笔者获悉,江门在巩固15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础上,将市直和三区共18家公立医院全部纳入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实现全市公立医院实施综合改革全覆盖,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探索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等。

  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目前江门市所有公立医院已全部落实取消药品加成,各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财政补助等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顺利、平稳进行。据初步统计,2017年1—7月份,15家县级公立医院共让利3900多万元,城市公立医院中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三大医院合计让利1900多万元。

  “数据表明,医改取消药品加成,同时进行调整价格(降检查检验费用、提技术费用)的方案实现了调整医院收入结构的目的。”江门市人民医院院长廖晓春告诉记者,今年1—8月数据显示,该院门诊总药品费用减少870万元,住院总药品费用减少1137万元。门诊总检查检验费减少117万元,住院总检查检验费用减少364万元。门诊总治疗费用增加435万元,住院总治疗费用增加1872万元。以上三项合计,门诊收入减少551万元,住院收入增加370万元,门诊病人人均费用下降约10%,住院病人人均费用增加约1.5%;说明门诊病人负担明显减轻,而住院病人负担没有明显增加。

  72岁的谭玉女服药多年,1998年开始有高血压,3年前又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每周吃的药从5种降低为3种,结合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她每月购药物的费用从300多元降到200元左右。“不去外面买药都不知道现在药这么贵,我吃的一种药在药店买一盒7粒都要七八十元。社保报销和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真的为百姓减轻了很多负担。”

  将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江门在全省率先逐步取消公立医院门诊静脉输液。7月1日前,市直四家试点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10月1日前,江门市将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就试点医院反映情况来看,2017年7月与去年同期相比,试点医院在门急诊量上升的前提下,抗菌药物输液率和总体输液率均呈下降趋势。

  “急诊使用抗菌素并没有因为门诊抗菌使用的限制而增加,反而见急诊抗菌药物输液占输液比、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比均有下降,并带动了急诊总输液率的下降。”廖晓春表示,该院提前一个月通过各种形式,对政策进行了宣传,目前群众对科学输液的认识都有所提升。

  “以前很多病人一来到就说要输液,还有很多不给输液就发脾气拍桌子、撕病历说不看了的。现在政策推动下,大家的观点都有所改变,特别是很多年轻人都能接受。”江门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梁红卫在此工作了27年。她说,其实很多患者通过口服药物或肌肉注射都能痊愈,目前医院对于确实符合适应症要求、有需要进行抗菌素输液的患者也开了“窗口”,医生可以通过填单申请开出处方,如果要开超出3日的抗菌素输液也可以,只是需要科室主任签字同意。

  数据显示,没有抗菌素输液,该院门诊其他输液也明显下降。不在此次限制范围的儿科,抗菌药物输液占输液比、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比均有下降,从而也带动儿科总的门诊输液率下降。医院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比也从3.92%下降至1.82%,下降了2.1个百分点,下降比例达到53.57%,医院总门诊、急诊输液治疗比从9.84%下降为6.38%,下降了3.46个百分点,下降比例达到35.16%。“而且政策实施以来,并无病人投诉,最终观察也没有收到因门诊不用抗菌素而增加住院收治的情况。”廖晓春如是说。

相关:珠西医疗
作者:南方日报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