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里没钱也得小心“借贷骗” 这些套路你想不到
2017-08-18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广州警方接报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并提醒市民转账前要多核实
暑假期间,正是应届毕业生、兼职学生的求职季,但网络虚假招工层出不穷,不法分子经常通过QQ、YY、微信群、招聘网站等社交平台发布“报酬丰厚”的虚假招工信息,骗取会员费、升级费、培训费、资料费、押金、保证金等。此外,不法分子还通过购买、窃取等非法手段获取个人网购信息后设下陷阱,通过编造诈骗剧本骗钱的案例也屡屡发生。昨日,广州市委政法委联合广州市公安局就近期多发的招工诈骗、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案例进行了梳理,并通报多起新型诈骗案件。
■新快报记者 王吕斌
通讯员 政法宣 龚宣
套路1
借网购退款之名“借贷骗”
今年7月20日10时许,事主杨某接到一个自称淘宝商家的电话,对方称其在店内购买的产品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为此商家特地提供专门的退款平台,声称必须按照指引操作才能顺利退回款项。
杨某根据对方的指引,下载了多个分期借贷平台。对方自称这几个平台是商家的官方“自助退款”受理平台,里面显示的信用额度是事主的“退款金额”。随后,对方要求事主将这几个平台的可用“信用金额”借贷转入自己银行卡后,再将产品应退金额自行扣除后的剩余金额转入商家账户,以此完成退款。
事主轻信了对方,按照指引在几个平台分别借贷了32449元,然后按照对方电话提示通过微信多次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进行支付,直到其发现银行卡内被扣35441元后才发现被骗。
“比如,事主购买了价值200元的商品,却从借贷平台贷出20000元,自行扣下200元退款后,将19800元转账给了骗子,事主也因此背上了巨额债务。”办案民警说,这是一种最新出现的诈骗手法,即使事主银行卡内没钱,也会被骗子左右而上当。
目前,广州警方正在对该起案件做进一步调查。广州警方同时表示,最好的防骗指南就是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个人信息。如遇转账情况,一定要对来电、信息,事先最好全面核查。
套路2
想“刷单”赚钱结果被骗两万多
8月初,陆某在网上找兼职刷单工作,通过QQ与对方联系后,按对方的指引下单选定商品,将未付款的订单截图发给对方。对方要求其通过支付宝扫描发来的二维码进行付款,刷完第一单小额订单后,对方按照约定返还。
陆某开始相信对方,随后刷第二单,扫描支付完后对方又称第二单有三个任务且每个任务内含多个商品,要求完成三个任务后方可返还本金和佣金。陆某前后共4次共支付24000元后,要求对方返还本金和佣金,对方以未完成任务要求其继续刷单,此时陆某才发现被骗。
“刷单诈骗,事主做的任务越多,受骗金额就越大。”民警说,骗子冒充购物网站的商家,在QQ、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上发布刷单刷信誉兼职信息,诱骗事主添加联系方式后。往往事主完成第一次任务后,不但不能收到约定的回报,反而会被骗子以各种名目要求其继续完成更多的任务,一旦事主要求退款或者酬劳即刻被拉黑。
套路3
拉人头骗完押金就“拉黑”
7月初,林某由网友推荐在网上兼职,对方称只要交兼职押金1000元,并在线挂机对方发来的软件,就可每天定时领取工资。A级交1000元每天工资25元;介绍5个人入群或加付5000元就可升级到B级,每天工资50元,做满一定时间后可以退还押金。
林某通过微信多次转账共6000元后,对方将其拉入所谓的工作群。前两天对方按时发了工资,随后对方以系统维护为由停发工资,直到林某发现被踢出工作微信群才发现上当受骗,此时林某已无法联系上对方且押金也没有退还。
“这是典型的拉人头,类似病毒传播的诈骗手法。”办案民警说,骗子以每日结算为诱饵要求事主先交一定数额的押金,并极力鼓动事主以介绍身边亲友入群的方式赚取人头费,当事主交钱完成几天任务后,该群即被解散。
套路4
借招工之名骗取各类费用
7月18日,事主房某在某网站递交简历找工作,下午即收到网上短信回复,要求其下载一款语音软件进行工作安排。事主在语音软件与对方交谈,对方告知事主已被录用,先后以交保证金、档案费、授权费等为由要求事主转账,当事主通过支付宝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转账1219.22元后,被对方拉黑。
办案民警表示,不法分子经常通过QQ、YY、微信群、招聘网站等社交平台发布“报酬丰厚”的虚假招工信息吸引眼球。一旦事主听信,按其指引操作,不但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反而还会被对方以会员费、升级费、培训费、资料费、押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忽悠”,不断地按照对方要求转账汇款。最终都是越陷越深,损失越来越大。
广州警方表示,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费(报名费、资料费、体检费、服装押金、上岗前培训费等)都属于违法行为,找兼职工作应通过正规途径,多方核实招聘单位的真实性,不轻信“回报高、收益快”的美丽谎言,保证好自己的资金安全,做到不转账、不汇款。
警方提醒
骗子套路多 个人信息需防泄露
据广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成立以来,已提醒教育来电咨询群众39.5万人,成功为1.85万名群众挽回1.95亿元的经济损失,拦截诈骗电话1600多万个,发布宣传预警信息400多期,通过警企合作智能提醒电脑手机2.3亿人次,为被骗群众原路返还被骗资金1100多万元。
“但是,骗子的套路不停在变,广大市民仍需保持高度警惕。”反诈中心相关民警表示,最好的防骗指南就是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个人信息。“不法分子为什么可以准确说出你的个人信息,假的通缉令怎么会有你的照片、住址?主要都是因为个人信息遭到泄露。”民警表示,从警方查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情况看,不法分子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一是网络黑客通过技术手段窃取单位或企业存储的公民信息;二是各行业内部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窃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三是通过招聘、婚介、办理会员、送礼品等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渠道获取;四是利用假冒网站链接骗取事主信息;五是利用“伪基站”设备发送虚假链接方式窃取公民信息。
“除去前两种手段,其它的都与自我保护息息相关。”民警提醒,市民在填报个人信息时须谨慎处理,不要提供给无关人员,对于不明链接不要点击。同时,要对个人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进行差异化设置,降低密码失窃后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