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停车不再难,深圳人“向空中要泊位”|
2017-08-17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当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火渐次亮了起来,忙碌了一天的深圳人终于能回到温暖的家中休息。然而这时,还有上百万辆车在“流浪”,无位可停。
深圳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停车越来越难。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深圳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40万辆,而交警部门备案的停车位仅有125万个。
如何让深圳的车“有位可停”?近来,深圳提出“向空中要泊位”,在停车位紧张的住宅、医院、景点试点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建设,再次引发社会热切关注。人们期待,此举能为深圳探索解决“停车难”问题带来新的契机。
由于地面车位不足,建设立体停车库成为缓解停车难的一个选项。
现状
清晨:排起长长“车龙”的医院
“早上8点不到,医院停车场就差不多满了,看病的车已经排起了长队。”因为7岁的孩子患了感冒,凌晨开始发烧,孩子爸爸蔡华荣在8月15日的早上开车载着老婆和孩子出发,来到位于红荔路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为孩子身体不舒服,蔡华荣让她先躺在车里休息,等着排队进医院。与此同时,孩子妈妈抓紧时间下车先去挂号、候诊。
相对其他医院而言,来妇幼保健院看病的群体集中在孕产妇和儿童,选择使用私家车来看病的比例相对高一些。蔡华荣对晶报记者说,自己在附近上班,每天开车从这里路过时,都可以看到医院门口长长的车龙,“因为总是有车排队,所以这里很容易堵车。”虽然知道医院不好停车,但是孩子烧得昏昏沉沉,走到小区外打车很辛苦,所以他还是选择开车来看病。
直到上午11时,市妇幼保健院门口的车龙还排了几百米,从停车场入口一直排到了红荔路和上步路的交界处。“这个时间到车辆离场的高峰期了,应该很快了。”当晶报记者询问市妇幼保健院停车场入口的保安估计要排多久才能进场停车时,她告诉记者,停车场车位已经满了,现在只能出一辆车,再放进一辆车。不过因为现在大多数早上挂号的病人都看完病了,离场的车辆会很多,等候时间不会很长。
深圳人看病时停车的酸甜苦辣折射出深圳医院、公园、商业机构等公共场所停车位紧缺的问题。在网络上,晶报2014年总结的“深圳四大医院停车攻略”,至今仍不断被网友转发。
多年来,政府部门也在想方设法破解公共场所的停车难题。作为深圳市公立医院机动车试点停放服务收费改革的试点医院之一,记者在市妇幼保健院停车场入口的公示牌上看到,该院已从今年6月1日起执行了新的机动车停放收费标准,就诊人员车辆在高峰时段停放,按每辆10元收费,当日高峰时段内多次进场将不再另外收费;非高峰时段每次收费5元。非就诊人员车辆在高峰期第一小时内收费为15元,超过部分每半小时收费3元;非高峰时段则按照每次10元收费。
在此之前,医院的收费标准是露天停放小车5元/天,大车10元/天;室内停放小车10元/天,大车:20元/天。这种公益性收费标准也带来了一些非患者车辆占用医院有限车位资源的问题,由于部分医院周边写字楼、商业机构的停车收费较贵,一些小区停车位匮乏,不少人将私家车长时间停放在医院内,使得医院车辆周转流动率慢,车位更加紧张。
然而仅提高停车费标准,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医院门口大排长龙的局面,就诊人员车辆与停车位稀缺之间的矛盾仍在继续。
黄昏:“流浪”的车儿无处安放
当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深圳人终于能回到温暖的家中休息。然而此时还有上百万辆车在“流浪”,无正规车位可停。据媒体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深圳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40万辆,车辆密度全国第一,而交警部门备案的停车位仅约125万个。
在一些老旧住宅小区集中的片区,停车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深圳全市住宅小区大概有6200多个,2004年前建成的有2900多个,这些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普遍比较低。
市民周先生的停车经历,恐怕很多老小区业主都感同身受。为了孩子上学,周先生三年前在福田区园岭片区买了一套学位房。园岭片区有园岭新村、邮电小区等早期建设的多层住宅小区,相对比较老旧,停车位严重不足。他的工作地点在南山,路途相对比较远,上班需要开车出行。怎么停车成为周先生一家搬进新居后颇为头疼的事情。
周先生居住小区的管理处早已停办了停车卡,尽管小区附近有两个四层楼高的社会停车场,但也因车位短缺无卡可办。路边的“宜停车”车位,成为周先生停车的最终选择。
宜停车在工作日的20时到次日7时30分,非工作日的20时到次日10时为免费时段,这为不少上班族提供了便利。晚上免费时段的宜停车车位也紧张,但只要回家不太晚,找到车位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但还是有“颠沛流离”的时候。作为路内停车位,宜停车日间的计时收费标准高于一般停车场。每当要休假或出差,周先生就提前把车开到公司的停车场存放,等回来后再开回来。“有次我周末打球扭伤了腰,第二天请假没去上班,过了中午看到停车费已累计有60多元了。下午我忍着腰痛把车开到公司的停车场后,安心回家休了几天病假。”
“小区的停车卡是要在管理处登记轮候的,但是因为车位太紧张,我2008年搬进去,一直到2013年搬走,也没轮上……”当时住在梅林一村的陈先生同样只能将车长期停在小区路边。后来,陈先生搬到罗湖水库新村的小区居住,但停车位紧张的矛盾仍如影随形。“我是搬进去差不多一年才办到停车月卡的。小区一般到晚上9点就肯定没车位了,再晚来的车只能一辆接一辆地停在小区道路中间。”
“车钥匙存在保安处”,是罗湖老城区不少居民小区的“特色”。陈先生说,他所居住的小区保安岗亭里存有一大箱车钥匙,每天早晨六七点小区保安就开始挪车,把出小区的通道空出来,让上班的车主能开出去。有的车主不着急走的,保安就想办法会把车先挪到不挡路的位置,等上班的车主走了,再挪到空位上。
对策
原来只能停七八辆车的地方,
现在能停进31辆车
夏日午后,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内的停车场内车来车往,刚把车开进医院的张哥夫妇习惯性地往停车场的右侧开去——这里有一座高六层、能提供31个车位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建起了六层的立体停车场,停车难问题有所缓解。
门口的保安大哥王宏国见状迎了上来,他是这座立体停车库的操作者。“学会操作这台大机器,怎么说也得两天时间。”看到晶报记者对眼前一字排开的车库觉得迷惑,王宏国解释了起来:“它的运作有点像魔方,你给它输入车辆所在的编码,然后它就会把其他车挪开,让出一条通道来,把车从高处降下来,过程大概几分钟吧。”
晶报记者了解到,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最初规划建设的车位不多,高峰期只能停40辆车左右,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在建设这个立体停车场之前,这块位置仅能停进七八辆车。通过医院的招标改造后,同样的位置已经能停进31辆车,是以前的四倍。如今,整个医院的停车场面积没有变化,但已经能够停下70多辆车。
张哥夫妇显然也很欣赏这个立体停车库:有了它,到医院就诊停车没那么难了,还少了风吹日晒,就连以前有时不可避免的刮蹭擦碰,也都不再有了。他们觉得稍显麻烦的是,因为机器移动速度比较缓慢,如果遇上同时几辆车要出库,就得耐心等待——“如果五六辆车要出来,怎么说也得等上小半个小时了。”
相比起福田妇幼保健院的立体停车库,景田市场的立体停车库要稍显得冷清些。晶报记者在现场观察,诸多车主进去后,都优先选择地面车位,对这样一座冷冰冰的庞然大物“敬而远之”。车主刘昊表示,虽然停车位紧张,但他宁可多绕一圈也不敢把车停在高空:“总觉得不怎么安全,而且要开走还得等人来操作,万一停个电呢?”
在人们印象中,高大密集的铁架给人以压迫感,存取车要排队等候,“泊车形同桩考”的高技术要求也阻碍了他们对立体停车库的认可,相反传统的停车位更受到青睐。
“我们小区前几年也有提到要建机械式立体停车场,但公示的时候很多业主反对,特别是7楼以下的业主,他们认为在小区里建一座停车场挡住了风景和采光。”住在罗湖水库新村的陈先生说,最后小区建机械式立体停车场的计划因遭到住户反对而搁浅。
此外,立体车库还存在投资高、回报周期长等特点。据测算,当前每个车位的造价达5万至10万元不等。正因如此,社会投资建立体车库的市场气氛较淡,深圳全市目前经营性停车场中,仅有2万多个机械立体车位。
前瞻
深圳规模最大立体停车塔群今年9月启用
随着近年来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车位不足、收费上涨、土地有限……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停车压力,让深圳建设立体停车场提上日程,“向空中要泊位”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今年市“两会”期间,陈成就等多名市人大代表建议“建设立体停车设施,解决城市停车难题”。代表们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交通运输委本月回复称,在重点核查全市约100多处老旧住宅、医院、热点公园景区、轨道站点等单位后,已选取了15个立体停车库项目作为第一批试点,计划于今年内推动实施。这15个试点涵盖医院、住宅、景点等类型,具体项目位于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宝安人民医院、龙岗中心医院、深圳湾体育公园、梅林一村、莲花北村等,预计将可以提供6900个停车位。
市发展改革委也表示,深圳将结合停车场专项规划,制订具体的鼓励政策,给予投资补助、设置专项基金、减免规费等优惠,加大对立体停车场建设的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
热切关注深圳停车难问题的市人大代表李继朝在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深圳“向上要泊位” 将是一项大大改善城市管理、车辆管理的民生工程,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牵头统一规划,推动这项工程落实。
李继朝说,据他了解,深圳本土目前已有两家专门建设立体停车位的企业,由其建成投入使用的高架式立体停车场已运行了好长时间,都很稳定,技术上不存在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规划,要建在哪些地方,我认为可以在地铁出口附近建一些,方便市民出行时交通接驳。可以把路边‘宜停车’逐步取消,选取部分合适的路边空地建无人值守的立体停车位,每个占地空间在一百到两百平方米左右,就可以停多辆车,这样也能大大地节省道路空间。”
如今,随着立体停车技术的完善,愿意选择投入停车设备的单位也在不断增加。据媒体报道,深圳规模最大的立体停车塔群已于去年9月封顶。该座名为汇通大厦的主体结构,位于南山中心区海德一道与文心五路交会处,设有6组立体停车塔群,采用一卡通管理系统,24小时服务。车主将车开进车库指定位置后,系统自动将车停入立体车库,车主无需在车库里找停车位;取车时只需刷卡,车1.5分钟后就能自动送到车主面前,方便快捷……
昨日,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向晶报记者表示,该项目即将在今年9月启用,目前仍在紧张施工当中。
破解停车难,还需智能技术和公民精神双提升
一到夜间,华侨城集团旗下的欢乐海岸就流光溢彩、热闹非凡,吸引大批市民来这里吃饭玩耍、休闲娱乐,大批车辆随之涌入停车场。
“欢乐海岸停车场有地下两层车库,共2070个停车位,但在智能停车场改造之前,在晚上或节假日停车非常困难,经常大排长龙。” 欢乐海岸相关负责人告诉晶报记者,后来在采用车牌识别、线上缴费、线上寻车等智能技术后,欢乐海岸停车场接待车辆较之前提升了约15%,大大缓解了停车场因为排队进场、排队缴费、排队离场造成的拥堵现象。
比如启动车牌识别系统,提高进出停车场的效率;增加自助缴费系统,利用微信、支付宝等多种交费方式,方便市民缴停车费;与周边停车场有效沟通,在重要时期分流停车;引导市民搭乘地铁或公交前往欢乐海岸,在周边设置的士、滴滴打车等专用位置……
“目前,在深圳的一些主要干道以及停车场附近,缺乏醒目的停车导引电子提示牌,及时播报路况、停车场路线和泊位使用信息;大量政府和写字楼地下停车场晚上很空,但吸引措施以及收费优惠都做得不到位;公共交通还难尽如人意,绿色出行尚需提倡……”今年“两会”期间,深圳市政协委员王皖松在其《关于鼓励立体停车库建设的提案》中提到,求解“停车难”问题,除了鼓励建设立体停车场外,深圳其实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
王皖松同时认为,解决停车问题不仅仅需要硬件的建设,还需要市民建立起文明停车意识和现代公民精神。“有些车主只图自己方便,或因缺乏交通法规意识,随意乱停乱放; 有些停车场开发商为攫取高额利润,蓄意压缩泊位开发设计面积或将停车场挪作他用,将停车压力推给社会;有些店家或个人随意划线,肆意将公共空间占为己有……如此等等,都需要现代公民精神的‘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