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贷银行“分羹记”
2017-07-15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最近十几年银行业在不断进行转型,2005年前后,银行业开始由以对公业务为重点经营方向,开始转向以零售业务为重点经营方向。三年之后,零售客户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大家开始渐渐接受了信贷消费的概念,于是银行业又进入信用卡攻城略地的时代。随着市场进一步的发展,和客户群体理念的转变,如今消费金融成为了银行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消费金融这个市场,前段时间四大行相继宣布与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业务合作的起点将从消费金融开始。
门槛相对高
如今,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银行很多,但各家银行的信用消费贷的申请门槛还是比较高的。以四大行为例,工商银行的“融e借”可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完成贷款,但前提是要持有工行信用卡;建设银行的“快e贷”,标注着“工资客户专享”;中国银行的“中行e贷”要求是该行对公客户的企业员工;农业银行的“网捷贷”则要求是该行的房贷客户。其他一些中小银行也有着不同类型的限制,传统金融机构的审核要求还是要比网贷平台严格很多的。
当前,各家银行对线上信用消费贷的审核主要有两大依据,一是看基本条件是否符合,基本条件当中包含工资、社保、公积金、信用卡、房贷等要素;另一个是在客户满足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要被列入该行的“白名单”。
收益能否覆盖成本
目前,除了少部分银行的信用消费贷利率是固定的以外,大部分银行对信用消费贷利率的高低,是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来进行调整的。例如,建设银行是5.8%,农业银行是5.0%。整体上来看,四大行的信用消费贷利率是在5%-6%之间,而其他一些商业银行的信用消费贷利率会略微搞一些,例如中信银行是6.09%,浦发银行是7.39%,兴业银行是在6%-18%的区间。但总体来说,银行业提供的利率,要比小贷公司和网贷平台18%-36%的利率便宜很多。
相比小贷公司与网贷平台,银行对客户的审核标准更为严格。虽然银行的信用消费贷利率不及小贷公司、网贷平台高,但其整体的风险性也会比这些公司小很多,较低的坏账与平稳的收益也是可以覆盖运营成本的。
难控资金流向
信用消费贷的用途是支持客户各类消费支持,当前大多数银行采用的模式是将款项直接专入签约客户的借记卡中,之后又客户进行自由消费或直接提现。那么,如何保证客户拿到钱后一定是去消费了呢?
目前银行的风控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签订贷款协议,协议里明确要求“贷款资金不得用于购置房产,不得用于监管部门禁止贷款资金进入的投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股票、外汇、期货、基金、黄金买卖等投资交易”。
二是进行资金监测。以招行为例,如果客户申请了该行的“闪电贷”,银行会相应地停止该客户的第三方存管业务;如果发现客户违规使用资金,会要求立即归还,并计入个人征信。
不过,消费贷资金流向,的确难以严格控制。不仅银行,互联网信贷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防范风险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贷前审批,二是贷后管理。但总体来讲,如何防止借贷资金流向投资领域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的话题。
银行业这几年为了在信用消费贷领域分得一杯羹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但合理的竞争不但可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还会最终使消费者受益。信贷市场相较于十几年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只要有着良好的个人信用,通过信用就可以贷到成本合适的款。不管我们被划入哪家银行的“势力范围”,只要消费者能得到实惠就是一个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