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糖不甩全攻略
2011-03-0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香港糖不甩全攻略
糖不甩,也写作“糍”,广东、港澳称糖不甩,是一种流行于华南地区的甜品,主要成份是糯米团子。糖不甩的意思是黏上糖而不会甩掉。 做法是以糯米粉制作粉团或用糯米捣烂后,再弄成球状,然后放入沸水中煮熟,吃糖不甩的时候要先把它放在甜料里滚动一下,沾上花生粉、芝麻粉和砂糖之后和着吃。一般都没有馅(有馅的称汤圆/汤丸)。
因为糖不甩在福州话里的发音和“时”一样,所以福州人于每年冬至这一天吃,都相信,吃糖不甩会时来运转。
糖不甩由来
这“糖不甩”的由来,据传还跟八仙有关哩。清朝道光十九年,广东东莞东坑镇一带吸食鸦片之人甚多。初春二月二,由于流毒泛滥,民不聊生,赶往东坑过“卖身节”受财主雇佣的男丁精壮无几,大都是面黄肌瘦,劳力退减。上天大八洞神仙吕洞宾闻说后连忙打制治瘾灵丹,普渡众生。但良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于是吕仙人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之“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摇身变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从街头到墟尾实行半卖半送。众人吃后,果真杀住了鸦片流毒,体力、智力恢复。农历廿四节气倒背如流,东坑“糖不甩”因此而名扬远近。
糖不甩做法
“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伴食,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糖不甩趣事
相传“糖不甩”还跟男女姻缘相关呢。地处东坑、茶山、横沥各镇的“埔田片”一带,旧时男婚女嫁还比较保守,更谈不上如今的自由恋爱了。每当媒婆带后生仔到女家“相睇”,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便煮“糖不甩”招呼男方。男方看到端上桌上的是“糖不甩”,知道这门亲事“甩”不了了,于是大功告成,大碗“糖不甩”越吃越香,吃完一碗再添一碗,表明愿意好事成双。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则煮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男方看到台上摆的是碗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知道这门亲事“散”了,那就知趣一点,以后别再纠缠了,这时“腐竹糖水”虽甜在嘴巴,却苦在心上,匆匆喝上一口,便告辞而去。这样的事,对上年纪的东坑人来说,都非常清楚。 有关“糖不甩”的趣事尚多。据传公元1883年,即光绪9年,慈禧终止听政,光绪帝亲政皇朝。广开贤路,恢复全国科举大考。东坑丁屋村贫苦才子丁仁长,上京赴考,沿途以吃母亲所做“糖不甩”糕点充饥。试后被光绪帝钦点为癸末科当朝进士,御封“翰林院庶吉大学士”,惊动乡梓,现存丁屋村有碑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