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都在玩手机,我为什么不可以?”——手机会毁了小孩!
2017-07-1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现在这个时代,手机作为生活的工具,已经融入了孩子们的生活。孩子和家长关于“手机”所引发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
暑假到了,孩子接触手机的机会和时间也越来越多,到底要怎样才不会让手机“毁”了孩子?
01
妈妈没收了孩子的手机之后
小武妈妈因为孩子沉迷手机,上星期把他手机收缴了。前天陪孩子出门,他见到一个小吃店,说要去买点吃的东西。但妈妈在车上等了六、七分钟还没见他回,就自己下车去小吃店看看。
孩子正在店里一个角落,玩一部智能手机。他一看见妈妈进来,就赶紧收起手机。
问他手机是谁的,他很不高兴地说是借同学的,之前因为母子之间为手机多次发生冲突,所以,妈妈也没有逼他交出来,就跟他说——尽快还给同学吧,今后不许找同学借。
从这件事我们发现一个事实:我们不给孩子买手机,或者孩子没有手机玩,迟早有一天,孩子一定会从别的地方,用他的方式获得手机来玩
借他人的玩——耗费自己的时间、情感等,以讨好建立社交关系而换取;
偷他人的玩——趁他人不知情,不注意时,私自取走他人财物;
抢他人的玩——以损害德性和良知的方式,“霸凌”他人获取财物;
接受馈赠玩——接受他人馈赠,而导致“被爱”认知的重新定义。
02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强制禁止可行吗?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闻:一个父亲看到孩子一直玩手机,多次教育和斥骂孩子无果后,一时生气,直接拿起孩子手中的手机从窗户扔下楼,而孩子也跟着手机跳下去……惨剧发生后,父亲痛不欲生,后悔不已。
在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的难题面前,有两种家长:
一种是强硬的家长。将手机没收,或将游戏卸载。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骂一通。
一种是软弱的家长。父母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闹和胡搅蛮缠,只好举白旗投降,听之任之。
这两种做法,都危害巨大。
第一种,家长看似赢了,但付出的代价很大。首先,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怨恨;
其次,孩子没有发展出自律精神的机会,他很可能会偷偷借同学的手机玩游戏,不会从根本上对自己负责任。
再次,家长监督的成本很高,一不留神,手机、平板电脑就被孩子找到了,孩子也容易学会欺骗父母。
第二种,会让孩子为所欲为,并学会怎样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怎样让父母感到内疚,怎样对父母表示抗议。
这些孩子常常冲动、任性,无法控制,无法管教,并成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被宠坏的孩子”。
其实,我们给不给孩子玩手机,让玩不让玩,只能向孩子宣告我们够不够爱他,尊重他,信任他,而无法实现我们对孩子接触手机的管但是控目的,更无法实现对孩子思想活跃程度及学习哪些知识的管控。
03
限制孩子玩手机,父母应该怎么做?
有一种能让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约法三章”:玩游戏可以,但要约定时间和规则,一旦违反,要承担违约责任。通过这种方法,没有任何一方会输,可以称之为“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办法。
跟孩子“约法三章”的好处是什么呢?它会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孩子在完成约定时会更有积极性,成功率也更高。与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会觉得约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对他自己参与制定的方案有更强的执行动力。
和孩子“约法三章”时,要注意四点:
1、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
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2、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3、要把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
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绝对要承担。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
4、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约法三章”的 “约”字。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任何时候,我们的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须建立在无条件的爱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否则,无论我们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是多么的正确,对孩子的未来是多么的有价值,都难以最后实现我们教育的期望,对我们的孩子成长构成真正的意义。
04
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有什么需要注意?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光靠堵是无法阻挡它们的。堵则溃,疏则通。所以,不如给孩子设置一些合理的规矩,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四个建议和提醒送给各位家长:
限制时间
美国科学儿童会对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间给予了三点建议:
一、1岁半以下的宝宝应该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除非是跟家人的视频通话。
二、2-5岁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三、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时间在2小时左右。
睡前不许玩手机
睡前玩手机会影响睡眠,导致睡眠时间变短,不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并且在床上玩手机时,孩子为了调整舒服的姿势,会左右横躺,长期这样就会造成左右眼睛视力偏差。
所以,最好在睡前一个小时,就要求孩子放下手机,准备睡觉。
选择替代品
当孩子要求玩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候,家长们可以提供其他的选项作为替代。比如,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桌游、打球、看书、涂鸦等,这些都是提倡的做法。
带着孩子好好地玩,痛快地玩,让孩子从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那手机对他们也就可有可无了。
家长要以身作则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通过孩子就能折射出来。很多孩子沉迷手机,更大的原因是家长没有做好榜样。
现在很多80后、90后的家长都是手机控,路上玩手机,吃饭玩手机,上厕所玩手机,睡觉前也玩手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把手机当成宝。
客观的说,智能电子产品虽然有很多的弊端,但已经无法避免去使用它,而且它在教育和空间模拟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暑假才刚开始,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可以和孩子制定一个暑假计划,远离手机,走进生活。或运动、或看书、或旅行、或实践…引导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充实、快乐且有意义的假期。
小幼
过于严厉地禁止,还不如合理引导孩子使用,才能与时俱进。当然,营造自律的环境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