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1.2万㎡空中花园 深圳新华医院2023年9月竣工
2021-08-10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阵雨初歇,龙华区红山地铁站西侧约500米远的一处工地立即又进入到紧张的施工中。700多名工人在偶尔飘落的细雨中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数台塔吊高耸,长长的吊臂来回旋转运送着建筑材料……这是记者近日走进深圳新华医院项目工地看到的场面。
“新华医院是深圳一次性投资最多且建设体量最大的单体综合医疗建筑。”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预计2023年9月竣工,届时这里将落成一座国内一流的三甲综合性医院和区域医学科研中心。
与城市相融的绿色人文建筑
“医院最大的特色是开放式,不设围栏,与周边空间无缝对接。南北两侧还将各架起一座人行天桥,直通到对面的商业综合体。对面建筑已经预留了衔接通道,将来从红山地铁站到医院非常便利。”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新华医院等项目群副主任吴迪指着工地对面的高楼,一边比划一边介绍。
据了解,新华医院整体以“现代、绿色、人文、智慧”为设计理念,以医疗综合体为基础,重视医院内部空间与周边城市空间的联动关系,将医院与周边的交通、商业体融为一体,让医院成为城市和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达到“去医院化”的效果。项目主体四周空地规划为绿地,两栋塔楼之间的裙楼顶部广场打造成1.2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不仅为患者营造花园式的休养疗愈环境,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一处闲暇休憩的城市公园。
在建筑设计上,项目巧妙利用场地内部及建筑空间环境资源,重点突出室内广场、垂直绿化、露头空间、屋顶花园等绿化空间及休闲设施设计,组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立体绿色景观,绿化率达30%,提供多层次的绿植共享,打造建筑、景观、使用人群相依相融,医疗、休闲、商业相结合的综合型绿色医院。
强化设计管理攻克重重难题
目前,新华医院项目地下室已全部封顶,进入到地上结构施工阶段,医疗综合楼、科研行政楼、裙楼等各建筑单体布局初步呈现。这座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智慧型现代医院投资43亿元,总建筑面积50.9万平方米,规划床位2500张,承担着提升龙华区医疗服务水平、健全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任。
“按照20多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稳步推进中。现在处于非常重要的施工阶段,两栋主楼和裙楼部分同时施工,工程量大、工序多,各工种交叉作业多,施工场地狭窄,管理难度大。”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工程管理中心预先谋划,强化组织管理,明确各参建单位在项目建设中的职责与制约措施,运用专业技术优化设计,发挥BIM施工模拟优势,合理安排各专业工程进场顺序及衔接工艺,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施工链条,确保了各专业交叉施工有序展开。
新华医院项目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基坑面积就达4.7万平方米,在地下室结构施工中碰到不少难题。“地下室结构复杂,基坑内撑梁密集,拆换撑要求高,肥槽狭小,施工场地又十分受限,采取建完一层拆一层撑梁的常规施工法肯定行不通。”上述负责人介绍,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专门组织专家优化拆撑条件,最终在施工中采用超长结构无缝跳仓法技术,分区进行施工。同时创新实施了预拌流态固化土回填技术,在二次土方开挖中采用水泥拌土加快软土硬化,从技术措施上把前期不可抗力对工期的影响降到最低,大大提高工效,确保地下室结构如期完工。
据了解,市建筑工务署在新华医院项目建设中实行首件验收制度。在每个新工序正式大规模施工前,项目管理团队全程参与样板段的工艺、技术、质量等指标的综合评价和验收,建立样板工程,预防后续大规模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有效减少返工损失,从源头把住工程质量关。
以患者为中心打造人性化医疗中心
“新华医院的急诊中心就是一个‘小综合’,面积1万多平方米,占医疗综合楼首层30%。考虑到急诊病人黄金抢救时间,急诊中心具备较齐全的诊疗功能,专设检查科,能独立完成病人大部分的检查检验,让病人少跑路。”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医院不仅满足龙华以及全市居民的就医需求,还具备应对深圳北站的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空间布局上,新华医院项目充分运用BIM技术,选用“中庭式”布局,即以位于裙房中部的中央办理大厅为核心,组织联系各功能科室,并以此作为水平、竖向交通的空间节点,形成顺畅的人流交通动线。同时,考虑到综合医疗楼竖向人流通行压力较大,综合医疗楼主核心增加16部垂直电梯进行上下联络,并对电梯的进深、开间、关门速度进行人性化考虑,极大优化了医疗综合楼的竖向交通动线。
在信息化建设上,新华医院以患者为核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并结合现代医学理念,优化业务流程,整合医疗资源,打造智慧型医院。
“看到这里从一座四五米高的小山坡一点点变成钢筋架子林立的大型现代工地,未来一座近百米高、绿意环绕的国内一流医疗中心拔地而起,不由心生自豪,干劲十足。”市建筑工务署新华医院项目一线工作人员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