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自由行

白云山七大新门岗诠释独特设计亮点 南大门最快年底建成

2020-04-15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七大新门岗,将给游客带来一个全新的白云山。

2020年是广州实施白云山还绿于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白云山门岗提升改造作为还绿于民工程的重要部分,目前已部分完工向市民开放。日前,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州市第76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活动,组织记者实地采访,听大师诠释设计亮点,了解白云山门岗建设和还绿于民的情况。

活动当日,何镜堂院士介绍了亲自主持设计的白云山南大门,称最快今年年底可以建设完成。据悉,西门岗、柯子岭门岗、翠竹园门岗等也已经开放,梅花园门岗(东门)、云祥路门岗(东北门)将继续推进改造工程。

南门广场

何镜堂院士设计 打造南大门“云间花海”

白云山主要门岗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镜堂院士领衔的大师团队,按照“一门一策、一门一景”思路打造,彰显岭南特色。已经建成的柯子岭门、西门、翠竹园门等白云山门岗通过大面积增加绿色开敞空间,大气恢弘,与白云山景融于一体,依山就势,令人耳目一新。据介绍,改造的门岗涉及建设规模约20万平方米,包括7个主要门岗和10个次要门岗。

白云山云山南路集散广场,也就是现在的白云山南门,是白云山风景区面向城市和游客的重要门户。为了树立白云山大门的新门户形象,增强南门岗入口特色,提升南门进山标识性,何镜堂团队采用了“云间花海”的设计主题,“呼应白云山青山半入城的意象,同时广州又是花城,所以我们取意‘云间花海’,将白云、木棉花、山峦结合起来。”何镜堂院士向记者介绍道。

何镜堂表示,现有的南门岗标志性不够突出,景观环境较乱,不能很好地体现白云山的特色。新的设计将标识性门楼前移40米,布置在现状大榕树前方,将成为统领整个南门集散的广场,指引上山游客的重要景观地标。记者在设计效果图上看到,大门形态自由灵动,犹如流动的云朵漂浮于重峦叠翠之间,仿佛一把把云伞散开遮蔽,阳光倾洒之下,地面光影斑驳。晚间,华灯初起,云间木棉花通过灯光装置映像出来,一朵朵木棉花在云间欢快地绽放和跳动。

据悉,白云山南门工期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届时,“新集散广场将为游客提供一种人在花中走、人在云中游、人在山中行的新空间体验。”

柯子岭门岗

空中俯瞰,犹如五羊羊头

“空中俯拍,整个门岗广场空间像有了‘羊角’‘羊头’,这完全是‘无心插柳’建成后的意外收获。”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雄是柯子岭门岗改造的操刀者,他笑称,建成后的柯子岭门岗蜿蜒的回廊造型仿佛五羊雕塑,“那我们就用这个‘美丽的巧合’来讲述羊城文化历史吧。”

陈雄介绍说,原门岗门户界面狭窄,游客通行及景观体验感不佳,本次改造后移门岗,扩大前广场,拓宽入口敞开面至110米,“面积扩大了一倍”。

记者现场看到,位于大金钟路白云山入口,现已完工的柯子岭门岗因山就势、因地制宜,新建的景观回廊两百多米,轻盈流畅,形成白云山文化的标志性景墙。“我们设置了多层次立体的活动平台,为市民提供集娱乐、运动、交流于一体的场所,增强市民参与感和获得感,真正实现‘还绿于民、还景于民’的愿景。”陈雄介绍道。

西门岗

门岗升级为万平方米景观带、功能区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市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郭明卓是白云山西门提升改造的主设计师。他向记者诠释了西门岗“‘山·门’概念的由来”。“白云山是广州人背后的‘靠山’,历史上也有很多故事,我们以此为出发点确定了‘山·门’概念,表现历史文化的沉淀。”记者在已经开放使用的西门岗看到,钢结构的玻璃房顶开阔、明亮,阳光透过,洋洋洒洒地照在花岗岩的山石门岗上,斑驳的光影映在石门上、地面上,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据了解,原门岗建筑被郁闭绿化遮挡,景观杂乱,广场标识性较弱,缺少吸引游客驻足逗留的空间。本次改造将郁闭绿化带改造为慢行景观带,市民广场由4458平方米扩容至11245平方米,完成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也是已改造完成的门岗中涉及面积最大的门岗广场。同时,门岗处还新建了180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游客的便利舒适度和体验满意度。

翠竹园门岗

溪涧景观 别有洞天

“变化最大的是门岗前的相思河段景观,现在好有岭南水乡的感觉,还没进到公园就可以一饱眼福。”市民何先生带孩子在白云山翠竹园前拍照留念。翠竹园门岗在众多改造的门岗中,似乎是最不为人知的,但它“小而精”,处处都是设计师巧妙的用心。广州市冼剑雄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主任建筑师程路称,“相比其他几个门岗,翠竹园门岗用尽可能贴近自然的手法,打造出山门的形象,让它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这是我觉得最大的亮点。”因此,翠竹园门岗整体更贴近自然,展现出与自然统一、与周边环境和谐的状态。

原相思河段水面狭窄,植物繁琐杂乱,景观品质差,存在感弱。通过开拓河道绿化空间,整治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形成了自然通透的水岸绿地空间,营造出山水结合、环境优美的诗意溪涧景观。

前来的市民感叹,刚进来还是比较狭窄的通道,曲径幽深,别有洞天,越走到里面越开阔,“很喜欢这样的设计,又私密又大气。”

越秀山“牵手”白云山 云道试验段“五一”正式开放

“空中云道”的建设是还绿于民工程另一项重大成果。据悉,“云道”取意“云端漫步,还绿之道”,建在半空中的人行步道让人从繁华的城市步入丛林中。连通工程已于清明期间试开放,“五一”正式开放,市民可以步行从传统城市中心的中山纪念堂、越秀公园、花果山到达麓湖,将来可以步行畅达广州花园、“绿肺”白云山。

“云道”全程连通的8公里路径包括三个路段,每段都是不同的景,有的在森林中,有的在湖面上——中山纪念堂-越秀公园(1.7公里),越秀公园-麓湖公园(3.4公里),麓湖公园-白云山(2.9公里)。其中,越秀公园-麓湖公园的云道包含山融于城的“越秀云道”(连接越秀山和飞鹅岭)、绿谷赏林的“飞鹅云道”(飞鹅岭-麓湖高尔夫段)、云台览湖的“麓湖云道”(麓湖高尔夫-麓湖段)三段。

记者4月13日来到已经试开通的麓湖公园至白云山,以及越秀公园北门至花果山公园路段,刚开放的“云道”人头攒动,不少市民前来体验。记者留意到,“云道”在花果山附近有一段圆形的引桥设计,正对着越秀山和花果山两座电视塔,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利用这段圆形引桥叠加电视塔为背景,打卡拍照。

除了门岗的改造升级,白云山还完成了重点区域的拆违透绿,它是实现还绿于民的前提和核心。“为子孙后代守护好白云山、越秀山”“坚定不移推进还绿于民”,2020年是实施白云山还绿于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关键一年。据悉,近年白云山共拆除红线内及主要门岗周边、进山通道两侧违法建设和影响景观建筑51.05万平方米。尤其是敢啃“硬骨头”,拆除了困扰20多年的大钵盂18栋历史违建以及白云山南门、丛云路、永泰地铁口等违法建设,驻山及周边部队给予了支持配合,打通了白云山视廊通道,初步实现了拆违复绿,显山露水。

相关:白云山 南大门
作者:网络综合 来源:网络综合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