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医保局:下月底广州新增40家定点护理机构
2019-07-30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市政协就养老服务进行协商调研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座谈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目前广州市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养老服务水平如何?有何难点痛点?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近期,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协商调研,并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座谈。
针对养老中的医养结合问题,广州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加快审批定点护理机构的速度,预计8月底会新增加40家定点护理机构,这将更加方便老百姓申请长护险服务。
关注点1医养结合
建议:加强医疗机构老年病科建设 鼓励专科提供上门诊疗服务
老年人群是疾病高发人群,因此医养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广州市政协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在被调查的109个养老机构中,设医疗机构的比例仅有28.5%。医院内设养老机构的探索也较少,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在天河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的现场调研中,广州市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建了很多上门的服务,包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另外,还建立、补充了护理站、购买了服务,更多地去做上门服务。”
然而,市政协的调研报告指出,民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仅35%,养老院内设的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的仅占39%,部分社区卫生中心发挥支撑养老机构的作用不够,入户服务开展难。社区护理站目前人气较低,并且尚未纳入医保和长护险定点,长护险目前也仅覆盖职工医保。
为此,市政协委员郑子殷建议:“要加强医疗机构老年病科建设,鼓励专科提供上门诊疗服务。同时,适当提高康复、护理、上门巡诊等服务项目的医保报销待遇。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纳入医保范围。还要扩大长护险覆盖人群,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医保支付结算办法。”
目前广州共有63家定点护理机构,11个区每个区至少有一家。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公众的需求,我们也将加快审批定点护理机构的速度,预计8月底会新增加40家定点护理机构,更加方便老百姓申请长护险服务。”
关注点2 养老资源分布不均
现状:中心四区无法达到“千名户籍老人40床”目标
截至2018年底,广州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9.3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超过18%,预计2025年将达到230万人。
庞大的老年人口催生了对养老设施的需求。目前,广州市有189家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有59家,民办养老机构130家,却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根据广州市政协的报告,从区域布局上看,存在中心城区老龄化程度深而养老服务设施紧缺的供需矛盾,越秀、海珠、荔湾、天河四个区老年人总量占全市52%,但四区养老床位仅占全市39%,上述四区都没有达到广州市“千名户籍老人40床”的目标,最紧缺的越秀区仅有14床。
从服务供给主体上看,存在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过半床位空置”的结构性矛盾,市老人院本部、市老人院九龙院区、海珠区老人公寓,轮候人数都分别超过1800人,申请入住老人轮候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需求。而市民办机构床位约54%处于空置状态。
民办养老机构在政策和资金上得到的扶持力度比公办养老机构小很多,收费偏高,影响了其入住率。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罗欣贤表示,公办非“当保则保”的,定的价格太低,将会对民营的养老机构的收费空间造成压缩,形成公办价格洼地。民营的价格上不去,民间养老机构的投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市政协委员夏凤华则认为,养老床位是满足群众养老服务需求的基本,建议市民政局在各区民政局的协助下开展甄选购买民办床位的工作。
对此,市民政局巡视员易利华表示:“我们将大力推进普惠性和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力争今年将护理型床位的比重提高到60%,引导民办养老机构错位发展,提高质量,将更多的民办机构纳入长护险,高龄照护险的定点范围,完善公办机构分类收费机制,推动公办机构床位加快投入使用。至于购买民办养老床位,我市目前已经建立了购买床位机制。当特殊困难老年人轮候超过三个月时,即可转入定点民办机构,并享受无偿、低偿的服务。”
此外,易利华透露,今年广州市将推动建设30间以上60张床位左右的,具有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在养老床位紧缺的老城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延伸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广州市政协建议,在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建设推进中,应注重面向社区内高龄独居、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优先解决“刚需家庭”的养老问题。出台推进嵌入式机构的指导文件,明确建设运营指引、资金补贴标准、照料护理标准。
关注点3 养老机构用房用地难
建议: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申办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许多老人都希望在家门口养老,但是中心城区的地价却是寸土寸金,这些矛盾如何解决呢?
天河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位于龙怡路,建筑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天河区民政局利用租赁的方式解决了本区空间配套不足而无法建立养老设施的问题。天河区居家养老示范中心每年的租金是120万元。在运营上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200万元的购买经费保障了养老设施的场所落地和服务落地。
然而,在很多区,用地用房困难依旧制约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53处养老机构用地,因各种困难,目前已实施地块仅有10处,部分区规划落地缓慢,滞后于老年人口的增长,一些区修详规也没有征求区民政部门的意见。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李秋霞表示,广州市《加强土地管理的实施意见》已明确,非营利性养老设施可以划拨方式供地,营利性养老设施以公开出让方式供地,并将出让起始价格按照不低于相应地段办公用途市场评估地价的一半拟定,进一步降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成本。而且每年制定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和建设用地供应计划里面,都会征求民政部门和各区的意见,在计划中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近5年供应养老服务设施用地10宗,用地面积45公顷,规划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
市政协委员谭国戬建议,在规划到位的情况下,要确保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落到实处,在新建城区和住宅区,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对旧城区和已建住宅区,要同时制定具体配套机制以落实以上“四同步”。同时,要强化民政部门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的实质性参与发挥作用,确保居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落地不走样。
机构代表徐丽霞表示,市中心缺养老床位,也缺合适的物业,因为报消防验收的时候必须是商业、养老或福利用地才能用于建设养老机构,而市中心能释放出来的大部分物业是住宅、厂房或工业用地,希望住建部门可以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为了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申办民办养老机构、政策上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