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资讯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工地 “超级工程”创下八项世界之最

2019-04-22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2.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我市宣传思想战线扎实深入推进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本报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通过撷取鲜活的素材,发掘真诚的故事,反映新时代深圳的新变化新成就。从今日起,本报推出《走基层强四力》栏目。敬请垂注。

位于宝安区北部空港新城片区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同镶嵌于粵港澳大湾区的一颗璀璨明珠,整体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

作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超级工程”,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创下8项世界之最。这个超级“巨无霸”究竟有多大——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达到160.5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鸟巢”,一、二期整体建成后将是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地下室面积达58万平方米,最大长度达1700米,可以容纳9000辆小汽车……本报记者近日前往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工地探营了解到,目前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今年7月一期工程将全部完工,并将迎来首个展览。

近3万大军奋战工地协调难度大

人头攒动、车辆穿梭,塔吊林立、铁臂挥舞……记者乘电梯登上该施工项目的制高点瞭望塔,放眼望去,工地热火朝天,机器轰鸣,几分钟就能见到一架飞机降落。

从高空俯瞰在建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同一条巨龙横亘在珠江口东岸,跃跃欲飞。从一片滩涂,变成今天的“巨龙”,该项目凝聚着近3万名管理、施工人员两年多的辛劳、智慧与汗水。

“国际会展中心施工和配套设施、地铁施工等同步进行,是全球第一个集地铁、周边市政道路桥梁及管廊、水利工程同时开发并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工程,统筹协调的复杂程度极高。”市政府副秘书长、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刘志达介绍,国际会展中心作为深圳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专门成立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指挥部后,2017年10月正式设立指挥部办公室,旨在进一步加强会展中心以及周边配套工程的统筹协调,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一年多来指挥部办公室近20名工作人员长期驻扎建设一线,经常加班加点工作。

刘志达曾负责过大运中心、市委党校、南方科技大学等大型工程的现场指挥工作,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建筑”。他感叹,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是个巨大考验,“会展中心及周边工地最高峰时有近3万人同时施工作业,人员管理和安全生产压力巨大。去年超强台风‘山竹’吹袭期间,建设指挥部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积极配合辖区相关部门,安全转移工人1.1万人。”

刘志达说,考验建设指挥部的,不仅是内部管理,还有外部协调,如总土方挖运量达300多万立方米,如此巨大的土方要在短时期运出,难度巨大。又如,进入国际会展中心的临时道路需要根据不同项目的施工时序及工作面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有时短短一周的时间,进入国际会展中心工地的道路都会发生变化,以致进入工地的人员都找不到路。

国际会展中心工程宏大,“个头”大,项目钢结构总用钢量达27万吨,相当于10个地王大厦、32座埃菲尔铁塔。刘志达介绍,中建钢构全国6大钢结构加工厂都为这个工程赶工。而国际会展中心及其周边的工地,更是集齐了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6家重量级的“中字头”基建公司,“如果不参与到项目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型基建公司。”

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个超大的会展中心投用后是否会‘吃不饱’”的问题,刘志达自信地说:“国际会展中心还没建好,前来预约展位的展会主办方已经排起长龙。这个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链接港澳、辐射全球的国际一流会展业平台,建成后将助力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率先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全面开放新高地,为深圳不断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作出贡献。”

无柱空间“肚量大”战斗机都能开进场

走进国际会展中心这个“全球最大会客厅”,记者看到,目前整个项目的主体钢结构、金属屋面、外幕墙立面完成施工,结构轮廓已经呈现出来,正在进行室内精装。

记者行走1.75公里的中轴走廊,这条能迅速疏散客流的长廊,将散落两侧的19个展厅串在一起,仿如巨龙一般沿着南北走向的工地向两边延伸,雄伟气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白智勇说:“相信以后这里会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点。”

展厅是项目的主体。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共包含19个展厅,其中16个2万平方米标准展厅、2个多功能展厅以及1个5万平方米超大展厅。标准展厅面积长宽分别为200米和100米,净高17米,内部空间没有一根立柱,全凭凌空飞架的钢梁构撑起巨大的内部空间。最大面积约5万平米的超大展厅,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可以容纳5架A380客机。

无柱空间“肚量大”,展厅大门也需要特别定制。“为了确保进出展厅轻松自如,超大展厅的大门宽24米高12米,战斗机都可以开进来。”咨询单位重庆赛迪的项目经理唐高云说。除了空间开阔外,它还有一大特点是展厅地面承重能力特强,地面每平方米可承受5吨重量,任何大型的机械展览都能承接。

国际会展中心采用了大量创新设计。走进展厅,记者注意到,地面上有一条一条约半米宽的管沟,并排成列。唐高云透露,每隔6米就有一条管沟,主要是方便日后展览布排电线、网络等,确保展览时地面看不到线体,也保障用电安全。同时,展厅上空的吊柱可以电动升降,大大提高了布展的便捷性。

“目前工地有498台移动高空作业车在施工,几乎占了深圳同类施工设备的一半。”唐高云介绍。在施工高峰阶段,1.2平方公里的施工工地上,共有48台塔吊、300余台其他大型施工机械同时施工。

如何实现密集的塔吊联动运行不“撞车”?管理人员透露其中的“秘诀”,每个塔吊上都装有“黑匣子”——防碰撞系统和塔吊实时监控设备。“黑匣子”可实现塔吊群的安全控制和防碰撞保护,对塔吊运行状态等远程实时动态监控,并记录塔吊每天工作的负荷量、起重信息等。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电脑进入终端监控平台实时查看塔吊运行状态和监测信息。

屋面多达13层可抗击17级强台风

屋面是国际会展中心施工难度最高的项目之一。从展厅沿着一段正在施工的楼梯,记者爬上了国际会展中心的屋面。

负责屋面施工的工程师陈本东工作了20多年,广州白云机场、宝安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旅检大楼等重大工程都曾经留下他的身影。对比以往参与的大型工程,他用“体量大、工期短、技术要求高”来形容。

“去年3月开始施工,一年多的时间内,要完成的施工量高达50万平方米。此外,南方雨水多、台风大,技术要求高,同时施工过程也要考虑台风和雨水的影响。”他边走边介绍,屋面构造一共有13层,足以抗击17级的台风,去年成功经受住了高温、暴雨、超强台风“山竹”等恶劣天气的考验。

国际会展中心屋面采用彩色丝带造型,寓意“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全球最大面积的金属屋面,拥有超高颜值,可覆盖106个标准足球场。站在屋面,放眼望去,屋面如起伏的波浪,中轴走廊屋面如同一条巨龙出海般南北延伸。

陈本东介绍,屋面最外层是装饰层,一共有7种颜色,通过组合最终将在屋面呈现出飘动的彩色丝带的视觉效果。在宝安国际机场降落的飞机在不远处徐徐降落,站在屋顶能听到轰鸣声。他指着飞机说,“乘客从舷窗往下看,起伏的中轴走廊屋面像一条巨龙,和装饰层的‘丝带’形成共舞的壮观场面。”

国际会展中心正常施工需要五六年,而该项目工期仅有33个月。施工时间紧,但各环节都严把质量关,精益求精。陈本东说:“7种不同颜色的装饰板,按照不同组合放置到一起,才能呈现出飘动的效果,施工过程中,工人要通过航拍图对比效果图,错了一块都要换。”

确保工程质量,离不开管理人员的严格把关。陈本东在该工地工作快两年了,平均每天要在工地走上2万步巡检各个工地,包括中间骑电动车的距离,估计每天要走上20公里。长期在屋面工作,风吹日晒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为了抢工期,陈本东和所在项目部的同事今年春节坚守工地。“顺利完工后,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参加了这个超级工程的建设。”他笑着说。

中国建筑现场施工项目技术总监杨晓毅透露,绕着工地走一圈5.5公里,巡检一圈一个上午就没了,“腿都要跑断了!”为此,工地启用了无人机巡检,设置固定巡航路线,自动飞行自动返回,需要23分钟才能完成全场巡检。

链接:八项世界之最

1、整体建成后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达160.5万平方米。

2、全球建安投资额最大的单体建筑。

3、全球总展厅面积最大、单个展厅面积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规划室内展览总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室内展览总面积40万平方米),最大单个展厅室内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

4、钢结构用钢量为全球房屋建筑领域之最,总用钢量达27万吨。

5、基坑土方挖运量为全球房屋建筑领域之最,总土方挖运量达300多万立方米。

6、全球房屋建筑领域面积最大、长度最长的无缝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地下室面积达58万平方米,最大长度达1700米。

7、全球房屋建筑领域一次性投入机械设备最多的施工项目,单次投入各类起重机械达321台,其中塔吊48台。

8、全球第一个集地铁、周边市政道路桥梁及管廊、水利工程同时开发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工程。

相关:深圳 国际会展中心
作者:网络综合 来源:网络综合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