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融入湾区主动作为 携手共筑人才高地
2019-03-1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表示,“将积极推动澳门大学发挥优势,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科教合作当中”,并助推澳门建设“大湾区西岸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
大湾区内高校加强科教合作是必然趋势
“粤港澳已成立高校联盟,共有28所高等院校。同时,大湾区也有多个包括高校在内的合作组织,如大湾区干细胞与精准医疗战略合作联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联盟、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金融联盟等。”宋永华表示,“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基本原则的第一条,这条原则于高校科教合作而言,就是勇于创新,大胆探索更多可行的合作模式和机制。他认为,大湾区内高校之间全面加强科教合作是必然趋势。
宋永华说,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的高校有12所,“澳门暂时只有澳门大学一所,在配合澳门参与大湾区建设方面,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他表示,澳门大学将秉持“立足澳门,融入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配合特区,主动作为,开放共建”原则,把教育和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并提质科研创新,助力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及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助推澳门建设“大湾区西岸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
助力科研团队参与大湾区科技创新项目
目前,澳门共有四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三所设在澳门大学,且已与内地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实验室建设,其中一些领域的科研能力较突出。如计算机科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社会科学总论及临床医学五大学科领域科研成果被引用次数达国际排名前1%。
宋永华也谈到,目前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条件和空间相对有限,规划纲要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大湾区高校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澳门大学将加快推动产学研机制完善,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教育、科研和成果转化合作,更好服务湾区的建设和发展。他表示,澳门大学已设立研究服务及知识转移办公室,正积极推进研究成果应用,协助校内科研团队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争取参与更多与国家级科研平台相关的建设,并助力科研团队申请和参与大湾区科技创新项目及申报跨境科研资金。
培养高端人才为湾区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合作办学也是澳门大学融入大湾区建设的迫切要求。宋永华强调,该校近年来一直致力促进高校合作,以及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共育人才。“合作领域涵盖生物医学、物理和中医药研究等,包括和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设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与深圳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开设本科交换生项目。”澳大还先后与香港浸会大学、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开展新的长期合作计划。
粤港澳大湾区要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湾区,需要强化各类人才的支撑。宋永华认为,深化粤港澳高校合作可以为大湾区的建设提供持续性的创新发展动力源。“通过和高校间、科研院所间的交流合作,澳门大学着力培养创新型、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努力为大湾区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同时,他提到,粤港澳三地体制机制存在一定差异,客观上给高等教育合作深化带来一定限制,建议不断加强协调、磋商,甚至组建协调机构,完善沟通机制。
宋永华强调,大湾区高校之间应加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机制创新,便利科研人员往来,促进科研项目合作,推动粤港澳高校联合“引进来”“走出去”,共同打造大湾区国际化人才高地。